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后继乏人是难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传承,较之有形遗产而言,如指间之沙,稍有不慎,就会流失于指缝——

 

  非遗“活路”

 

  万紫2010年设计的“雕填镶嵌银锭套盒”获得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银奖

 

  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正受到上至国家的高度重视,下至普通民众的广泛关注。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围绕“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这一主题,各地纷纷举办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或开论坛或办展览,除了隆重推介本地非遗,更重要的是,大家正努力探寻那些历经千年岁月锤炼,如今却生存艰难甚至濒临消失的老传统的“活路”。

 

  非遗越多越好?

 

  我国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灿若星河。资料显示,国务院分别于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批准命名了4批共计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各地列入省级、市级和县级非遗名录的项目更是不计其数。

 

  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万建中看来,这么多的非遗项目,也正反映了我国民间文化传统底蕴非常丰厚。这些老传统被发掘出来,冠之以国家级、省级非遗名录,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大有裨益。

 

  林凤群曾经是一名非遗工作者,也是广东省中山市非遗专家委员会委员,对当地非遗项目的整理、保护、传承工作投入过巨大心力,在她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实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值得大力抢救。她用“和时间赛跑”来形容当下非遗保护的紧迫性。

 

  对于近十年来的非遗保护大环境,林凤群的评价积极、正面。“国家制定了非遗保护法,各省、市也出台了相关地方法规和政策,让非遗保护和传承有了法律保障。这是非常重要的。”

 

  她认为,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重申报、轻保护。很多地方都把拥有多少非遗项目当作一项荣誉,荣誉拿到了,却没有后续有力的保护行动。而非遗是需要持续投入才能“活”下去的。

 

  林凤群回忆了一次出差经历。有一年,她到南方某省考察交流,了解到一个县级市为了拿到更多非遗“名片”,通过有奖举报方式,鼓励群众积极推介非遗线索,最后这个县级市的非遗项目达到600多项。

 

  “不是说非遗项目不能太多,只是我们稍微想想,这600多个项目真的都值得保护吗?”林凤群说,非遗项目的评定是有标准和要求的,不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属性和自身发展特点,就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其保护对象所下的定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非遗评定的最基本标准。

 

  林凤群说,现在个别地方出于旅游开发或打造城市文化名片的目的,已把非遗做滥。“如果一个县有几百个非遗项目,不要提保护,参与都来不及,更不必说传承了。”

 

  她提醒,在非遗申报方面,地方官员不要抱好大喜功的心理,以为项目越多就代表文化底蕴越深厚。其实这是认识误区。

 

  万建中在调研中也发现了这一现象。他直言,现在很多地方文化官员把当地有多少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看成是工作业绩,申报动机非常明显。

 

  “老老实实,本本真真,这是申报非遗应该持有的态度。”林凤群说。

 

  几年前,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曾提醒各地有鉴别地做好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工作。“这些年各地已经把很多处于生存竞争过程中的民间艺术、地方戏曲,全都不分优劣地当作国家遗产保护了起来,把它们称作‘国粹’‘省粹’‘市粹’,顺便还把老一代民间艺人一律封为不可超越的‘艺术泰斗’‘文化精典’。这在文化史上闹了大笑话,还阻断了民间艺术新陈代谢的自然选择过程,反而恶化了文化生态。”

 

  不过万建中的观点是,文化不能简单地以“优胜劣汰”的思维来界定。“不能说剩下来的就是优秀的,它很复杂,比如我们发展经济,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发展非常迅猛,在这样的关头,非遗处境自然会比较艰难,生存环境就会不那么优越。环境不一样,时代需求不一样,地方性差异也比较大,在做非遗保护工作时,这些因素都应该考虑到。”

 

  后继乏人是难题

 

  保护非遗,最根本的是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让非遗“活态传承”。而判断一个非遗项目是否得到有效保护,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看:实践活动是否持续并富有活力;基本实践方式,如手工技艺之于某些传统工艺项目,是否得到保持;基本文化内涵是否得到尊重;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是否得到弘扬;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实践、传承及再创造权利是否得到尊重;传承人群是否得到保持乃至扩大。

 

  对比这一保护“标准”,广东中山国家级非遗项目醉龙舞第六代传承人黄金渐向记者介绍,醉龙舞目前还算“达标”。多年来当地政府的持续扶持、宣传,让醉龙舞在当地几乎家喻户晓,在每年正月十五当地举办了30年的大型“慈善万人行”活动中,醉龙都是必出席代表。而随着知名度的提高,一些商家举办庆典活动也习惯了邀请黄金渐和他的团队前来进行表演。

 

  “我们还和烟洲小学合作,将醉龙舞改编成醉龙操,现在学生课间操都在做醉龙操。而在7年前,学校就开办了醉龙舞兴趣班。”黄金渐说,这是他较为欣慰的。不过他还是担心后继乏人,毕竟舞醉龙这份收入对年轻人来说,吸引力还不够大。

 

  后继乏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漆镶嵌髹饰技艺”北京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万紫表达了同样的担忧。她曾经和日本、韩国漆艺艺术家交流过,大家一致认为,非遗保护目前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科技和社会发展如此之快,传统工艺怎么保护,怎么样培养传承人,让它能延续下去?

 

  万紫还是一所学校的硕导,她体会最深的是,现在的学生普遍不能吃苦,耐不住寂寞,特别看重物质利益。教学中,不时有学生问她,“老师,我们学完后三五年之内能挣多少钱?能不能成为大师?”万紫说,传统技艺可不是一两天能学好的,要经过千锤百炼,十年磨一剑才能学成。很明显,这一要求与学生们“几年成大师”的愿望是相矛盾的。

 

  在培养传承人方面,国家还需要给予政策扶持。万紫介绍,像她所在的工艺美术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学生来自不同省份,毕业后他们真要从事这个行业,在北京还面临户口、待遇等方面的问题。此外,在培养传承人方式上,万紫认为仅靠传承人个人带几个徒弟还是不够的,毕竟大师能力、精力有限。

 

  “国家应该下大力气,从教育、素质和技艺的可持续发展上去考虑政策的制定。”万紫举例说,同为漆器大国,日本漆艺就比我国发展得好。在日本,国家对非遗大师的生活待遇是有保障的,从而让他们潜心钻研技艺,每年为国家留下一些真正的精品。“反观我国,现在非遗传承人越来越多,但有几个传承人是在真正、天天琢磨这件事,挖掘这项技艺的文化内涵并发扬光大呢?”她建议非遗保护工作进一步做细做深。

 

  资本引入是方向?

 

  非遗的本质特征是“世代相传”“互动”“不断地被再创造”“认同感”和“持续感”。

 

  一些传承人认为,非遗保护仅仅依靠财政支持远远不够,非遗能否具有生命力并传承下去,还是要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否则最终只能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保留下来。

 

  如何让我国庞大丰厚的非遗资源更好地“活”下去?5月27日,一场盛大的非遗邀请展在国家体育场鸟巢文化中心举行。非遗专家、著名投资人、非遗传承人代表、非遗企业代表与主办方代表相聚一堂,聚焦传承、创新、资本三大议题,探讨非遗保护方式,分享保护经验,提供创新思路,探索资本交易路径。

 

  其中,组委会特别邀请中法设计师交流平台BonjourID参与创新讨论,利用法国设计师对接中国非遗项目这一全球独有资源库,用最便捷的合作模式帮助中国非遗项目找到最适合的法国设计师,强化国际交流和深度合作,共同开发文创产品,让非遗走进千家万户。

 

  培育市场,培育非遗“客户群”,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副院长王芳看来,这是非遗传承下去的重要途径。

 

  万紫也特别主张资本引入、市场运作。“社会发展这么快,我们非遗又这么传统,资本引入是一个好办法,这样可以让传承人有序完成作品,然后推向社会,实现它的价值。”万紫建议国家及时出台相关政策,让非遗传承+市场运作有序发展。

 

  非遗要真正健康发展,发挥民间组织作用不失为一个好选择。万建中认为,民间组织是专业组织,有丰厚的经验,政府应该充分放权,“现在政府是责任人,它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没有第三方对他们的保护进行评价,这是不行的。”

 

  政府所要做的工作就是组织、服务、验收、监督。具体的保护工作则应让民间专业组织来做。“现在非遗保护之所以不尽如人意,就是政府权力太大,大包大揽,没有充分放权。像制定保护规划、具体保护的运作,甚至对传承人的保护,都应该由民间组织来做。”万建中建议采取招标形式,让民间组织负责几项非遗保护工作,因为他们更专业,而且需要声誉,如果做得不好,下一个项目就没有了。但政府就没有这样的担忧,做得好或不好,都没有奖惩。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今年年初,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从国家层面引导社会做好文化传承和创新。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万紫对于我国非遗发展前景表示审慎乐观。她说,在政策、科技、市场、资本等元素的引入下,一些非遗项目未来将会“活得更好”。

 

  于个人而言,她将一如既往地全身心投入保护传承工作。“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呢?生活已经很不错了,我并没有过高的物质追求,设计创作出更多精品、不断绽放金漆之美,是我唯一的追求。”万紫说。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