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化遗产活动接地气显魅力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浙江省2016年度博物馆陈列展览十大精品获奖单位代表亮相(李忠  摄)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主场城市(杭州·拱墅)活动,比以往任何一年都丰富精彩。如浙江省“博物馆免费开放最佳做法”推介活动、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项目评选活动、浙江恐龙大复活展览、中国大运河(杭州段)世界遗产摄影展等。同时,在主场活动开幕式上,浙江省副省长成岳冲等领导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选项目、2016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入选项目、2017年全国最具创新力的博物馆、浙江省2016年度重要考古新发现项目、浙江省2016年度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从业30年的浙江“最美文物守望者”等颁奖;而最受百姓热捧的活动,则是10位资深文物专家在现场公益鉴宝服务,前来鉴定陶瓷、书画、玉器、钱币的市民络绎不绝;省文物监察总队的宣传咨询以有奖答题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市民普及《文物保护法》知识。笔者看到,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宣传咨询台和浙江省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展销台前均“门庭若市”。

 

  据了解,遗产日前后,浙江省以主场城市活动为中心,各地开展了接地气的系列活动,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进了群众生活。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县级以上文化部门围绕主题开展了159项活动。各地以遗产日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积极构建以政府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新格局。有观众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杭州运河畔举办的主场活动以非遗传承和文物保护联合举办的形式,有效提升了活动规格和宣传效果。其中,受到表彰的杭州余杭塘栖镇93岁高龄的“最美文物守望”志愿者严幼轩,30多年坚持保护广济桥和运河文化遗产,献身公益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也鼓舞了全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的士气。

 

  浙江省文化厅厅长金兴盛说,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自2006年以来浙江省文化厅和省文物局已连续举办11届“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对于强化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浙江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两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0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1处、国家级非遗项目217项,多方面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