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博物馆邀你共庆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你知道吗?本周六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自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文化遗产日”。2017年,经国务院批准,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
当天,会有些什么样的活动呢?杭城各大博物馆开出了丰富多彩的节目单。
浙江省博物馆:看精品剪纸展,听江南丝韵
民间剪纸历史悠久、极富生命力,浙江地处东海之滨,人文渊薮,经济富庶,民间剪纸几乎各市县都有。9日起,一场现代剪纸艺术精品登陆武林馆区二楼,展出的是来自温州乐清的已故著名剪纸艺术家张候光先生的作品。题材主要来源于生活,有反映海洋文化的渔村生活场景,表现母子亲情与日常景物的情景等。信手拈来,纤毫之间,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无一不体现出作者深厚的艺术修养与高超的技艺。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海宁市硖石小学将在孤山馆区带来一场“江南丝竹”的音乐会,琵琶、笛子、二胡等民族乐器,配以大提琴,丝弦相扣,将奏响《花好月圆》《彩云追月》《茉莉花》等乐曲。
中国丝绸博物馆:体验蚕桑民俗、学术论坛和文化沙龙点亮生活
杭嘉湖平原有着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蚕农的衣食住行、生活劳作处处体现了乡风民俗和传统技艺,相关内容于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项目。中国丝绸博物馆内的蚕乡桑庐原型就来自海宁云龙村。
云龙村村委将组织传承人和蚕农将来到桑庐表演传统缫丝、剥绵兜、拉丝绵被、祭蚕神、唱马鸣王、裹蚕讯粽、编蚕网、搓草绳,邀请观众在博物馆内领略和体验蚕乡风俗活动。
文化设施建设、场馆改造与特色小镇建设是近年来热议的话题,下午的学术论坛将对中国丝绸博物馆、上海世博会博物馆、杭州国宾馆等建筑的建设、改造等内容进行深入剖析。
晚上,丝路之夜将上演一场精彩的文化沙龙,谈400年西方时装,看西湖茶道表演和非遗文化艺术表演,点亮别样的文化之夜。
此外,中国丝绸博物馆女红传习馆挂牌仪式也将在当天举行,中丝博理事会名誉理事长常沙娜女士为女红传习馆牌匾亲笔题字。女红传习馆主要面向广大观众开设染、织、绣、编等与纺织服饰相关的专业课程,其长期目标是在传统纺织技术的传承、发展、创新等方面作出努力,以满足大众热爱传统文化和传承传统技艺的需求。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聆听37位手艺人的自述
85岁高龄的张小泉剪刀非遗传承人施金水、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卢伟孙、80后四川泸州油纸伞制作者余万伦、与竹相伴40年的张心荣、大学毕业后就一头扎进竹编世界的郭毅民、想让祖辈的夏布织造代代相传的年轻小伙宋涛、从事夏布软化的半百老人冯希林、只需靠手和眼睛就能精准把握工序的抄纸师傅周积火……6月10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与自然造物联合推出“看道•守艺—中国民艺人文纪实影像展”,在这个与文化、遗产有关的日子里,邀请你来展厅现场聆听37位手艺人的自述,从“金属”、“陶瓷”、“竹木”、“布艺”、“笔墨纸砚”等门类,来了解他们动人心弦的故事,还有他们蕴藏在手工艺品中的独特情怀。
除了珍贵生动的影像资料,现场还有代表着手工艺品“前世”的馆藏和“今生”的文创品。在这个展览中,你不仅可以看、听,还可以现场体验“每一件都不一样的”手工艺类文创品,还能直接刷码线上购买。
随着“看道•守艺—中国民艺人文纪实影像展”的开幕,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杭州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季”系列活动也正式启动。6月至8月,木雕、烙画、紫砂、油纸伞、岩彩珐琅等近20位大师不仅会来到大家的身边,向市民传授非遗技艺,手作“发烧友”还可以走进博物馆参与大师授课。
6月10日,杭州市将在涌金广场启动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浙山浙水浙乡愁,来自全市30余家文博单位和动植物保护机构在此亮出自己的绝活儿和看家本事。
更多活动:
西湖博物馆:
时间:2017年6月10日 9:00-15:00 地点:南山路89号杭州西湖博物馆儿童展厅
活动:“一日看尽长安花—唐都长安三彩精华展”、“彩装沙漠驼铃—带你走进色彩斑斓的唐三彩世界”画三彩骆驼活动、诗词活字印刷
良渚博物院:
“我把拓片带回家”
活动内容:宣纸拓印,体验版画魅力。
时间:全天
“小小雕刻师”
活动内容:橡皮章雕刻。作品完成后,可将作品带回家留作纪念。
时间:全天
“陶泥我来塑”
活动内容:以博物馆内的陶器造型作为参考,由现场老师技术指导,将陶泥做成自己需要的器物造型,作品完成后可集体拍照留念。
时间:全天
“小小考古家”
活动内容:零距离接触良渚遗址,感受良渚文明。具体包括:遗址踏访、参观博物院、DIY文化衫、互动小游戏等。
对象:一大一小,小朋友限8—11岁。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