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厚遗产”滋养云南人的生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正午的阳光明晃晃地照着白色幕布后面的“美猴王”,皮影戏《西游记》热闹开场了,昆明官渡古镇“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展台前,聚集了众多市民。6月10日是首个“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云南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传承与振兴—中国(昆明)官渡第七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将全国各地70个非遗项目呈现在大众面前,亮相于云南省博物馆的“大地精华咏恒”系列活动则以颁奖的形式致敬文化遗产……众多单位、组织、非遗传承人,将对璀璨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匠人精神注入各个项目,并不断创新发展,令美丽丰厚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彰显出令人欣喜的魅力。

 

  现场


  观展学艺,匠人精神在传递

 

  “传承与振兴—中国(昆明)官渡第七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由云南省文化厅、昆明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于6月10日至16日在昆明官渡古镇与市民相约。惟妙惟肖的陕西皮影、巧夺天工的贵州苗绣、花样繁多的潍坊风筝、清新脱俗的云南大理扎染、华丽大气的乌铜走银工艺品……此次联展涵盖了陕西、河北、贵州、安徽、江苏、云南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0个非遗项目,其中有国家级项目29个,省级20个,市县级21个,类别囊括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美术、传统饮食制作类等。

 

  为了增加与观众的互动性,陕西华县皮影展台增加了幕布,皮影制作技艺传承人赵百平和女儿等艺人准备了带有操作小棍的皮影作品,《西游记》、《长生殿》等皮影戏轮番上演,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一些小朋友直呼“好玩,太有趣了1此外,他们还将不同尺寸的刻刀也带到了现场,表演皮影的制作过程,让大家在每一刀的雕琢中感悟何为“匠人精神”。

 

  一些观众还在联展现场向传承人拜师学艺。一个小姑娘认真地向银川面塑传承人学做面塑,不一会儿,一个色彩绚丽、灵动的泥塑“小美女”便在他们手中诞生。另一边,在宁夏景泰蓝金丝沙画传承人王淑萍指导下,一位观众的金丝沙画属相作品就要出炉。

 

  云南此次有25个项目参与联展,除了大家熟知的乌铜走银、建水紫陶、大理扎染等,还有汉族彩扎制作技艺、官渡民间绘画等非遗项目。联展期间,还将举办“第四届昆明滇剧艺术周”、“中国工艺·传承与振兴民间论坛”、“国宝云子·第四届名人围棋邀请赛”、“官渡记忆·老官渡民俗文化展”等十大系列活动。云南非遗,正逐渐走进云南人生活日常,与大众生活发生着密切的关联,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传承


  云南非遗名录不断增加 对保护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

 

  首个“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云南省政府公布了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65项)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37项)。其中包括安宁小调、 香童戏、苗族射弩、昆明微雕、酥油花、红糖制作技艺(巧家小碗红糖)、建水汽锅鸡烹制技艺、宜良花街节、老达保村拉祜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等项目和保护区。截至目前,云南省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增至450项。不断增加的非遗名录,对保护传承云南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昆明市官渡区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刚表示,非遗是历史的见证,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保护好非遗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今后在非遗保护与文化传承方面,官渡区将继续做好做强“中国(昆明)官渡全国非遗联展”,使之更加规范,更具影响力;另外以公共文化服务路径,加大对传承人的扶持力度,以项目资金扶持和鼓励传承人开办传习馆、传习所;加强对传承人群的培训服务,提高传承人群的文化、艺术等各项素质。

 

  ★非遗作品鉴赏

 

  云子


  质地细腻如玉 每一颗都是手工制作

 

  温润如玉的云子,会让你在看到它的第一眼时就爱不释手。作为云南一张响亮的非遗名片,此次云子围棋制作技艺也参与了官渡非遗联展,且联展系列活动还推出了“国宝云子·第四届名人围棋邀请赛”。

 

  云子是云南围棋子的简称,特指云南围棋厂生产的云子牌围棋。云子质地细腻如玉,色泽晶莹柔和,是我国古老的一种传统工艺品,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在历史上一直享有盛名。云南围棋子的制作配方工艺在战乱中曾一度失传,1975年终于成功复原了云南围棋子的生产配方工艺,使失传数十年的云子得以问世。

 

  云子的原料有玛瑙石、紫英石等数十种,其配方是保密的,生产流程共有滴子、退火、打磨、人工选子、上油等11道工序,每一颗云子都是工人手工制作出来的。培训一名纯熟的技师则需要8至10年,2个工人8小时仅能生产2套。

 

  目前,云南围棋厂拥有“第三代云子工艺传承人刘文富”、首届“昆明工匠”获得者刘廷举及三位工艺美术大师,云子制作技术实力雄厚。对于底蕴深厚的云子在当下应当如何发展和保护,云南围棋厂厂长罗玲说:“无论是今年使用云南围棋厂‘老云子’进行比赛的‘阿尔法狗·人机大战’,还是近几年中国围棋棋手的高水平发挥,都把中国围棋带向了世界级的舞台,也让云子这一非遗项目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喜爱。可是就围棋氛围而言,北京、上海及江浙地区的影响力和市场环境都优于云南地区,希望在未来能有更多云南人能感受到围棋的魅力并喜欢上这项运动。”此外,罗玲更希望云子制作技艺继承传统的同时,融入时代与创新元素,获得更好发展。

 

  核雕


  《核舟记》神还原古人作品

 

  “船上有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明末清初,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虞初新志》中,著名的《核舟记》被选入了多版语文教材。文中用精妙细致的语言介绍了一件用桃核雕刻成的“核舟”,赞美了刻舟者精湛的技艺。此次核雕《核舟记》惊现官渡非遗联展,让观众大开眼界。中国当代雕刻艺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韩志耀带着他的作品《核舟记》代表大连核雕参与了展出,令许多人惊呼为课本中的《核舟记》赋予了生命。

 

  韩志耀向记者介绍,在雕刻创作之前,需要做大量繁琐的准备工作,为了再现文章中的全部细节,韩志耀查找历史文献,仔细研究明代的船舶、服饰、家具、茶壶等实物造型,创作过程中一度刻废了九个桃核,最终在第十个核雕上成功地还原了《核舟记》所描写的全部细节。

 

  在《核舟记》之后,韩志耀又创作了作品《画舫》。《画舫》把《核舟记》的8扇窗户变成了24扇,而且每扇都可以开启。之后,韩志耀又进一步精进技艺,更是创造出了多达44扇窗的作品,窗扇数目居全国之最。另外,作为中国核雕史上的第一部长篇组雕作品,韩志耀的《宋·民俗风情图》更是成为了中国核雕艺术史上的里程碑,韩志耀也获得“当世奇才”的称号。

 

  谈及自己的创新,韩志耀感叹:“创作《画舫》的主要动机也是想做一次创新与超越,从窗户数、人数上超越古人,非遗在传承的同时,创新与超越也是我们后人应该承担的责任。”但他强调,这些既有的血脉是不能盲目创新的,创新要在秉承传统文化基础之上进行,民族文化工作者应该秉承工匠精神,多给后代留下一些美的东西。

 

  聊到核雕的传承,韩志耀坦承目前自己的徒弟虽然不少,但能真正继承和理解他这种写意雕刻理论的人还是比较少。“这门技艺如何才能够传承下去,是我比较担忧的。”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