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全省活动精彩纷呈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遗产日期间,我省共有300余家博物馆、纪念馆和文物单位向公众免费开放或优惠开放,全省各地举办了250多场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通过现场展演、互动体验、展览展示等多种形式进行,营造了全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氛围。

 

  统技艺比拼起来

 

  6月8日,“首届河南省传统技艺大赛”在郑州轻工业学院开幕。大赛分为剪纸技艺比赛和陶瓷手工拉坯比赛两个环节,72位剪纸和陶瓷拉坯手艺人现场竞技。

 

  在陶瓷手工拉坯比赛区,来自全省各地的钧瓷、汝瓷、登封瓷、绞胎瓷等瓷种的能手现场拉出了梅瓶等各种造型。钧瓷烧制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任星航说:“这个比赛为专业人士提供了展示交流的平台,也让普通观众发现手工劳动的创造价值,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非遗保护工作。”

 

  华夏古乐奏起来

 

  6月10日,河南博物院热闹非凡,享誉中外的华夏古乐团为观众带来了两场《丝路遗韵》公益演出,用古乐的形式向观众讲述与“一带一路”有关的历史故事,同时也让大家领略了用骨笛和陶乐器、商周编钟和吹管乐器、汉魏唐宋的弦乐器等演奏的各个历史时期音乐的独特艺术魅力。

 

  吟诵,作为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又该如何传承和普及?当天,河南博物院邀请河南吟诵学会常务副会长、省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陈江风专题演讲《吟诵:认识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美术展览看起来

 

  6月9日,河南博物院、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省文化馆、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共同承办的“豫”见传统之美——河南省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成果展在河南艺术中心举行。

 

  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刘春晓说,河南是传统美术资源大省,有13项国家级、81项省级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5年启动了为期两年的“河南省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本次展览是对该项工程取得丰硕成果的集中展示。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