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证史书记载 万州天生城遗址首次发现宋代建筑遗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说起宋末抗蒙(元)战争,大家所熟知的或许是钓鱼城。而你也许不知道,在临近苎溪河与长江交汇处的天生城,曾与钓鱼城一起,共同构建起了南宋川渝山城的防御体系。

 

  昨(10)日,由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公众考古活动——走进万州区天生城遗址活动成功举行。众多考古爱好者在相关专家的带领下,对天生城遗址进行了探访。

 

  据悉,经过发掘,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已基本完成城址布局结构的调查工作,共清理城垣长度1400米,布设探沟9条、探方15个,清理揭露面积1820平方米,为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及遗址公园设计打下了基础。

 

  相关专家介绍,天生城遗址首次发现多处宋代建筑遗存,填补了城址年代的相关空白。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先后在鹅公包遗址、东外城遗址及前后寨门瓮城,调查发现了保存较好宋代城垣、道路及采石场,另在东外城北一字墙,试掘发现了宋、清城门的叠压关系。

 

  通过调查试掘,确认宋代天生城由山顶内城、东外城及北外城三部分组成,印证了《宣相杨公攻取万州之记》中“一鼓而拔其外城”的相关记载。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发掘,发现了清代城址范围较宋代略有缩小,北外城荒废不用,东外城在宋代基础上修葺补筑,基本廓清了城址宋代以来内外两重城圈的布局结构。

 

  此外,新发现了一批保存较好的文物点。包括采石场4处、洞居建筑4处、防空洞3处、炮台7处等文物点,其中,城址东部一线宋代、清代采石场发现,在解决了城址建筑用材来源问题的同时,也为结合《天城石壁记》及民间口述史材料研究城址营造过程提供了新的线索。

 

  而城址西南的“姚家院子”洞居建筑,修建于悬崖绝壁之上,且有明确“咸丰七年”题记,为清代以降民间防匪避乱、结寨自保的真实写照。

 

  对此,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考古第二研究室主任、天生城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蔡亚林表示,从今年2月开始,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就对天生城遗址开展了数月的考古调查发掘,首次发现了宋代城墙城门遗址,此外在天生城的东面和北面,都发现了外城城墙的存在,确认宋代天生城由山顶内城、东外城及北外城三部分组成,基本廓清了城址宋代以来内外两重城圈的的布局结构。

 

  “这说明了宋代的天生城已经是真实存在而非史书虚构,它就在清代天生城城墙城门之下的泥土之中。”蔡亚林说道。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