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物市场的困顿与破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资料图

 

  近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座谈会,邀请11位各级文物收藏、流通、鉴定行业组织(或筹建组织)负责人进行座谈,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此次座谈会的召开,初衷在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完善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的政策措施。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指出,文物部门要高度重视民间收藏文物工作,充分听取业界心声,从实际出发,找出解决制约文物合法收藏、流通瓶颈问题的方法,积极稳妥地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民间收藏文物的保护和服务,支持民间文物发挥作用,推动文物收藏健康繁荣发展。

 

  与会代表就加强文物理论和政策研究、发挥行业组织作用、规范文物鉴定、建设文物市场诚信体系、完善文物进境税收政策、提高中国文物国际影响力、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健康发展、打击文物犯罪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

 

  在谈到如何破解民间文物市场发展困局问题时,全国工商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会长宋建文表示,首先,民间文物市场出现既繁荣又混乱的局面,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文物局不作为,准确地说应该是难作为,主要原因在于根深蒂固的国有文物管理思维惯式所造成的民间文物政策法规与民间文物领域实际的不相符合,以及民间文物理论研究的滞后。其次,建议调整文物法规的制定思路,改变文物保护法一法独大的文物法规格局,实事求是地结合文物领域的实际情况制定文物法体系,当前急需着手调整制定文物保护、文物市场(商业)、文物鉴定三个方面的法律法规。再次,建议加大民间文物方面的理论研究力度,从文物理论研究的角度,探讨破解民间文物发展困局的钥匙。是否可以建立古玩学?把古玩从文物的范畴剥离出来,文物是属于国家的,带有更多的政治功能和教育功能,古玩是民间的,具有更多的娱乐功能和休闲功能。

 

  其实早在3月,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多措并举让文物活起来。其中,“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提升社会文物管理服务水平”一项内容颇受关注,因为民间文物收藏是市场中最为活跃的板块,也与大众收藏息息相关,然而,一些真伪鉴定等问题,也让这一领域变得复杂。

 

  《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的政策措施,同时要规范文物鉴定活动,推广科技手段在文物鉴定中的应用。

 

  从《规划》的颁发,到此次座谈会的召开,业界可以看到管理部门对这一领域的重视。宋建文表示,“国家文物局出面召开这次座谈会意义非常巨大,显示了国家文物行政管理系统对民间文物领域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作为民间文物商会的一员很受鼓舞。同时,刘玉珠发言中重点提到了为民间文物服务的理念,从管理到服务,从管理上的难作为到主动为民间文物服务,说明国家文物管理机关对民间文物领域管理的理念发生了重大的调整,给民间文物领域的发展将带来可喜的希望。”

 

  北京商报记者 徐磊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