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召开 文化合作助推经贸发展

       5月14日,“一带一路”提出以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召开,随后便掀起了文化交流与活动的新热潮,其中,民心相通、人文交流再次成为专家、学者热议的一大焦点。

 

       为了更好凝聚共识,推进合作,中国将高峰论坛主题设定为“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议题总体以“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线。其中,民心相通、人文交流再次成为专家、学者热议的一大焦点。

 

      “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成就斐然

 

      在“一带一路”建设实施的 4年中,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文化交流层面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

 

      根据文化部的统计,截至 2016年年底,我国在海外共建立了 30个文化中心,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的文化中心数量达到了 11个。而且计划今后 3至 4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再建 13个文化中心。就在本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国还与土耳其、阿根廷、突尼斯三个国家签署互设文化中心的协议。

 

      另外,在出版、影视、游戏等多个领域,我们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有十分广泛的合作、十分频繁的交流。

 

       文化合作助推“一带一路”经贸发展

 

      很多人关注“一带一路”建设,更多的是将目光集中在经济交流发展的层面。但实际上,在推行“一带一路”建设中,经贸发展与文化合作向来是并驾齐驱、相互促进的。对此,国内有专家做过极为形象的比喻。仅有经贸层面的合作,没有更深层次的对对方文化、传统、价值观的了解,这个合作就是“无根之木”,根基谈不上坚固。而只进行人文交流,却没有经贸作为支持,不仅缺乏资金作为动力支持,更不能激发参与各方的更大积极性,这种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效果无法持久。

 

      对于“一带一路”中的文化与经贸的关系,文化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范周教授就曾经表示 ,“一带一路”最重要的是文化共鸣;经济上互利是短暂的,文化认同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而参加了此次“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完美世界 CEO萧泓博士也表示,文化交流是带动民心相通、促进彼此间经济互利共赢、文化交融互信的重要渠道。文化认同能让“一带一路”走的更远。

 

      事实上,文化交流不仅能带动经贸合作的发展,文化产业本身也会产生积极的经济效益。根据商务部的相关资料, 2016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相关的 53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 145.3亿美元。这其中,就有许多中外文化企业的合作与投资。而类似北京文博会这样推动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的中外文创成果交流合作平台,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近年来发展也极为快速,累计促进中外文化合作签约总额已经达到了 5898亿元人民币。

 

      2017 年 3月 17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的第 2344号决议,呼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并首次载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其中,文化交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一环。历史告诉我们,历史上所有交通、商业的发展一定会带动沿线整个文明的进步,而文明的交流互鉴也一定会带来经贸的极大繁荣。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文化交流不仅夯实了我国与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和谐共赢的价值理念和心理基础,更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最重要助力。而这种经贸与文化、义利共行的模式,才更有利于全球的和谐发展。

 

       相关报道

  

       “一带一路”激发文化交流新思路

 

       “一带一路”新舞台 文化遗产活起来


      文化交流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2017年文化遗产日聚焦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


       聚焦“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杜茜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