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300余项活动喜迎遗产日

  在2017“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6月8日,上海大世界舞台中央琵琶声起,小丑杂耍、蹴鞠技艺等非遗串烧节目夺人眼目。作为上海主场活动,“文化薪传承  非遗嘉年华”活动在这里启动。

 

  据主办方介绍,百年大世界系列活动按阶段分设“经典与濒危”“民族与国际”“传承与发展”三大主题,以融合传统、创新发展为手段,着重引进跨界融合的创新演出剧目和表演形式,并通过主题展览、大赛和活动等形式,呈现多民族、多地域、多品种的非遗技艺与精品。

 

  今年,上海还设有市群艺馆、嘉定、杨浦、虹口、宝山、闵行6个分会场,各单位纷纷拿出各具特色的“非遗菜单”。早在6月1日,嘉定分会场便举办了首个市级家风家教非遗项目主题展览——“钱氏家训及其家教传承展”。上海市群艺馆带来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演员专场演出,京、昆、沪、越、淮等一连串国家级非遗项目轮番上演。杨浦分会场通过一本新书《匠心之道——上海杨浦非遗项目精粹》首发、一场《二十四节气与养生》专题讲座、一台乡土文化展演以及18个非遗项目一天的互动展示,来展现活力社区、活态非遗。宝山为市民开启“六月花”号非遗专列:“村口学剪纸”“村东有蛋雕”“村西传竹鸟”“村南观版画”“村北木艺家”“村中看挑花”。虹口以国家级非遗项目精武武术展演拉开活动序幕,并开展非遗百人论坛,组织手工艺人围绕市级非遗项目《生肖文化》进行现场手工制作。闵行不仅推出“我最喜爱的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评选、巧手匠心秀非遗、非遗知识竞猜、非遗书目推荐等活动,还开展专题活动30余场。

 

  据统计,上海共计举办各类文化遗产展示、表演、互动、体验、娱乐活动300多项。(黄艺芹 记者洪伟成)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