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纸坊太狮_非物质文化遗产_民间舞蹈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bjⅲ-7 所属地区 北京·宣武区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宣武区文委 申报日期 2006

 

  宣武区白纸坊地区的“白纸坊太狮老会”,成会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其后几经兴衰,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经由白纸坊地区两大户:李庭朴、陈子鹤共同出面,重整太狮老会,名称为“广安门里白纸坊永寿长春太狮胜会”,李、陈二人先后出任会头。陈为原清工部火药局的四品官员,他模仿紫禁城里太和殿门前石狮子的神态和造型,重新设计了大碑额头、窝窝眼、血盆大口、翻鼻孔的威武、凶猛的狮头造型,并在狮头上缀挂了七个大铜铃铛,整个狮头重约七十多斤,狮身前后共长约一丈二尺。聘请了永定门里永安桥的舞狮艺人刘五传授技艺(此人以做筛子为业,绰号“筛子刘五”),他广集会众,常年参加京城各处的行香走会。

 

  清光绪末年,清政府推行新政,在白纸坊创办了我国第一家官办新式印钞企业--度支部印刷局(即北京印钞厂的前身)。工人中习武之风甚盛,他们特别继承了当地传统走会中的“白纸坊太狮老会”活动,把这种民间狮子舞的表演作为一种娱乐健身形式,这种民间组织形式和表演技艺的传承,一直保留到今天。

 

  自清同治五年白纸坊太狮老会重整起,历史脉络清晰,传承有序,其狮艺传人第一代为“筛子刘五”;第二代为一陆姓人;第三代为陆某之子;第四代为原白纸坊印刷局工人何金玉;第五代为丁秉亮;第六代为著名的太狮艺人、北京印钞厂退休工人刘德海;第七代为北京印钞厂退休职工王建文。

 

  随着社会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多种娱乐形式的不断出现,特别是广大青年人业余休闲方式的多样性,使传统的民间艺术受到了冷落,白纸坊太狮也出现了人才断档的危机。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