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口西周“霸国”墓地结束发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考古工作者此次发掘出土的青铜器。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中新网太原6月7日电 (记者 胡健)记者7日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考古工作者3年再发掘,翼城大河口西周“霸国”墓地已全部发掘完成。10年间,共发掘墓葬2200余座,出土器物2.5万余件组。

 

  大河口西周墓地位于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面积约4.5万平方米,包括了大量不同等级的西周墓葬和从属车马坑,以及晚于墓葬的灰坑。大河口墓地于2007年5月被盗发现,自2007年9月起到2016年底,先后多次对该墓地进行了大规模全方位的考古勘探与发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此次发现和清理西周墓葬1660座,出土器物10800余件组。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为了更好的保护古代文化遗产,考古工作者对大河口墓地再次进行发掘,并对其中的部分重要遗存进行整体搬迁保护。此次发现和清理西周墓葬1660座,出土器物10800余件组。随葬器物种类有陶器、青铜器、蚌贝器、玉石器、骨器、漆器、锡器等,再次为研究霸国的文化面貌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考古工作站站长王金平介绍,本次考古发掘以墓葬为主,发掘区域位于墓地的北部、东部和南部。目前,已将大河口墓地现存的墓葬全部发掘完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随葬器物种类有陶器、青铜器、蚌贝器、玉石器、骨器、漆器、锡器等,再次为研究霸国的文化面貌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最新发掘出土的青铜器有礼器、兵器、工具、饰品、车马器等,其中,礼器有青铜鼎19件、青铜簋1件、青铜鬲1件。出土的蚌贝器器类有蛤蜊、海贝、蚌泡、蚌圭、蚌饰件等。其中蛤蜊和海贝为多数,蛤蜊一般作为装饰品,放置于墓主人身上,海贝有在口内做口含的情况,但更多的是作为装饰品放置于墓主人身上。

 

  出土的玉石器有石纺轮、石斧、石锛、石刀、石圭、石玦、石饰件、玉玦、玉圭、玉饰件等。骨器有纺轮、镞、簪、梳、饰件、卜骨等。在骨器中,有2只卜骨特别瞩目,据说该器是商周时用于占卜的动物骨头,多为牛肩胛骨、也有羊、猪、虎骨及人骨,与卜甲合称甲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0年间,翼城大河口西周“霸国”墓地共发掘墓葬2200余座,出土器物2.5万余件组。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大河口墓地是西周时期的霸国墓地,年代自西周早期延续至春秋初年。山西大学北方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谢尧亭在考古报告中指出,本次考古发掘是以往工作的延续,也标志着该墓地发掘工作的彻底结束,至此霸国墓地现存的墓葬已经全部发掘完成,10年来先后共计发掘墓葬2200余座,出土器物25000余件组。

 

  “这是山西省继绛县横水倗国西周墓地之后,又一次将西周时期一处封国墓地全部揭露发掘,所获得的资料对于推动西周考古研究和晋南地区封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谢尧亭表示。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