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日,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聆听37位手艺人的自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6月10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与自然造物联合推出“看道•守艺—中国民艺人文纪实影像展”,在这个与文化、遗产有关的日子里,欢迎你来展厅现场聆听37位手艺人的自述,了解他们动人心弦的故事,还有他们蕴藏在手工艺品中的独特情怀。

 

  此次“看道•守艺—中国民艺人文纪实影像展”为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OLD@NEW”系列展的首展,现场以人文纪实纪录短片为主,从“金属”、“陶瓷”、“竹木”、“布艺”、“笔墨纸砚”等门类来展现这37个不同的故事。

 

  85岁高龄的张小泉剪刀非遗传承人施金水、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卢伟孙、80后四川泸州油纸伞制作者余万伦、与竹相伴40年的张心荣、大学毕业后就一头扎进竹编世界的郭毅民、想让祖辈的夏布织造代代相传的年轻小伙宋涛、从事夏布软化的半百老人冯希林、只需靠手和眼睛就能精准把握工序的抄纸师傅周积火……展览现场,我们也为看展的你留下一片区域,你可以通过手写的一字一句来表达内心的起伏与感动。

 

  更加特别的是,展出的既有代表着手工艺品“前世”的馆藏,还有“今生”的文创品——所以,在这个展览中,不仅可以看、听,还可以现场体验“每一件都不一样的”手工艺类文创品,然后直接刷码线上购买。

 

  6月10日上午10:30,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二楼临展厅将举行展览开幕式。届时,包括黄杨木雕、麦秆扇、烙画、剪纸、石雕、风筝等11种工艺美术门类的大师将向博物馆捐赠作品——作品经入藏后,将成为另一种方式来留存匠人们的谦恭,传递匠心精神。另外,现场还将组织有关民艺现状与民艺再生的大讨论:制作周期这么长的手工艺品应该被淘汰吗?多数手工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该如何打破现状呢……你是否也有话要说?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随着“看道•守艺—中国民艺人文纪实影像展”的开幕,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杭州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季”系列活动也正式启动。继6月3日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杭绣传承人陈水琴走进王小波书店,一针一脚教大家团扇刺绣之后,6月10日,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赵锡祥将走进钟书阁,手把手演示如何手工挑绣一块蕾丝花边。6月至8月,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大师工作室最强阵容将全面出击!木雕、烙画、紫砂、油纸伞、岩彩珐琅等近20位大师不仅会来到大家的身边,向市民传授非遗技艺,手作“发烧友”还可以走进博物馆参与大师授课。(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