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日,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聆听37位手艺人的自述
6月10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与自然造物联合推出“看道•守艺—中国民艺人文纪实影像展”,在这个与文化、遗产有关的日子里,欢迎你来展厅现场聆听37位手艺人的自述,了解他们动人心弦的故事,还有他们蕴藏在手工艺品中的独特情怀。
此次“看道•守艺—中国民艺人文纪实影像展”为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OLD@NEW”系列展的首展,现场以人文纪实纪录短片为主,从“金属”、“陶瓷”、“竹木”、“布艺”、“笔墨纸砚”等门类来展现这37个不同的故事。
85岁高龄的张小泉剪刀非遗传承人施金水、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卢伟孙、80后四川泸州油纸伞制作者余万伦、与竹相伴40年的张心荣、大学毕业后就一头扎进竹编世界的郭毅民、想让祖辈的夏布织造代代相传的年轻小伙宋涛、从事夏布软化的半百老人冯希林、只需靠手和眼睛就能精准把握工序的抄纸师傅周积火……展览现场,我们也为看展的你留下一片区域,你可以通过手写的一字一句来表达内心的起伏与感动。
更加特别的是,展出的既有代表着手工艺品“前世”的馆藏,还有“今生”的文创品——所以,在这个展览中,不仅可以看、听,还可以现场体验“每一件都不一样的”手工艺类文创品,然后直接刷码线上购买。
6月10日上午10:30,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二楼临展厅将举行展览开幕式。届时,包括黄杨木雕、麦秆扇、烙画、剪纸、石雕、风筝等11种工艺美术门类的大师将向博物馆捐赠作品——作品经入藏后,将成为另一种方式来留存匠人们的谦恭,传递匠心精神。另外,现场还将组织有关民艺现状与民艺再生的大讨论:制作周期这么长的手工艺品应该被淘汰吗?多数手工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该如何打破现状呢……你是否也有话要说?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随着“看道•守艺—中国民艺人文纪实影像展”的开幕,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杭州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季”系列活动也正式启动。继6月3日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杭绣传承人陈水琴走进王小波书店,一针一脚教大家团扇刺绣之后,6月10日,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赵锡祥将走进钟书阁,手把手演示如何手工挑绣一块蕾丝花边。6月至8月,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大师工作室最强阵容将全面出击!木雕、烙画、紫砂、油纸伞、岩彩珐琅等近20位大师不仅会来到大家的身边,向市民传授非遗技艺,手作“发烧友”还可以走进博物馆参与大师授课。(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