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青花仿品辨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网络配图

 

  后世仿宣德青花的产品很多,官窑民窑均仿,明成化官窑即出土过书“大明宣德制’’款的青花瓷器。官窑仿官窑,有两种情况:一是皇帝好古,特命官窑仿官窑;二是宫中传世瓷器破损,故命官窑仿制补缺。无论哪种情况,官窑仿品都十分精致,所书款识亦很认真。前一种情况仿品不重造型,纹饰却逼真,多是本朝产品,仅书宣德款识。后一种情况则追求造型纹饰均逼真,清代康、雍、乾三朝均有官窑仿宣德青花产品,有书宣德款识的,也有书本朝款识的。其造型、纹饰虽然仿得成功,可是宣德青花的铁结晶斑却难仿,只好用重笔点染而成,只追求貌似而已。

 

  除此之外,仿品造型的底部未做特殊处理,仍沿袭了本朝的习惯做法。如大盘底部,清代修坯时留有旋削纹,宣德时则打磨得十分光洁;再如大盘底足内外墙多垂直于底面,宣德时则外墙内倾、内墙外倾成楔形等。民窑仿宣德青花,明清以来历代均有。这些仿品并不追求造型、纹饰的近似,但底部均有宣德款,有“大明宣德年制"、“宣德年制”、“宣德年造"、“宣德年置”、“大明宣德年造”五种。宣德青花款识中未见有“造"和“置"字的,凡有二字的,一看便知是后仿。署“制”字的,也不难辨别,只要牢牢记住宣德青花那种入木三分的铁结晶斑,就可以发现,后仿者仅是貌似,没有原物那种刚劲的自然风格。由《景德镇陶歌》的第1 2首诗可知,后仿品题宣德款似乎成为一种习惯,而且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清末。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