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雷上锣鼓_非物质文化遗产_民间舞蹈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ⅲ―14 所属地区 陕西·渭南·合阳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渭南市合阳县 申报日期 2007

 

  东雷上锣鼓的所在区域及地理环境

 

  东雷上锣鼓仅存于合阳县坊镇东雷村。东雷村东临黄河,西接中雷村,南与太里村隔沟相望,北与百良镇岔峪口相接,位置在北纬35o13',东经110o21',在战国魏文侯17年(公元前429年)即有人口居住,因该村东临黄河,河水滔滔声如雷鸣而得名,又有一说因东雷上锣鼓伴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因“擂”与“雷”同音,故村名为东雷。东雷村距合阳县城29.5公里,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960人,原属伏六乡管辖,1997年归坊镇管辖,东雷村上锣鼓被喻为“中国原始舞蹈的活化石”。

 

  东雷上锣鼓的历史渊源

 

  东雷上锣鼓是我国古代民间舞蹈的缩影。远在夏商周三代合阳为“莘国”(亦名有莘国),《孟子》一书就有“伊尹耕于有莘之野”的记载,《吕氏春秋》中有汤命伊尹作“大镬乐”的记载,“大镬乐”的锺,即是现在的铙或锣,在我国古代巫与舞 相通,锣鼓在古代已成为占卜、祭祀的形式,上锣鼓至今尚有祭祀、跳巫、驱邪的痕迹。由此可见,上锣鼓的产生源远流长,可以说它是由古老的祭祀驱邪的民间舞蹈衍变而来。

 

  东雷上锣鼓的基本内容

 

  上锣鼓一般是双方对垒,它的表演分为以下几个过程:“排锣”,以整齐缓慢的节奏酝酿情绪,聚集同伙;“流水”由小鼓引领,节奏加快,花样增多,向对方开始挑战;“上鼓”敲打进入高峰,鼓手蹲马步,敲锣者一脚踩地一脚踏鼓,呐喊着轮番上鼓,敲铙钹高举头顶,节奏急促,气氛热烈;“乱刮风”,则锣鼓铙钹齐响,把气氛推至高潮;最后是背鼓追逐,火把高举,火堆熊熊,火铳震天形成一个喧嚣震撼的壮观场面。

 

  上锣鼓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曾在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进行了播放,并先后在《陕西日报》、《中国文化报》、《文化艺术报》进行了报道,参加渭南市大型民间社火舞诗《华山魂》演出,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赞赏。

 

  东雷上锣鼓的基本特征

 

  东雷上锣鼓经历了长期的衍变,形成了固定的表演形式,也显示了以下基本特征:

 

  1、高亢激越的阳刚之美。上锣鼓使用大铙重十多斤,且要高过头顶,具有很强的扩展与穿透力,使东雷锣鼓高亢激越、铿锵有力。

 

  2、刚柔并济的和谐之美。上锣鼓表演时以小鼓引领,形成一问一答的艺术效果十分动听,它的“排锣”、“流水”,鼓点别致,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恰到好处。

 

  3、高潮中的拙朴之美。上锣鼓的上鼓阶段,鼓点简捷有力,执锣者在鼓点间歇之间轮番上鼓,把气氛推向高潮。

 

  东雷上锣鼓的主要价值

 

  上锣鼓作为一株奇特的民间艺术奇葩,其主要价值是:

 

  1、研究价值。上锣鼓的产生发展和保护工作对于研究我国舞蹈史、民俗史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2、观赏价值。上锣鼓是舞蹈与打击结合的民间表演艺术,既可进行广场表演又可进行舞台表演,其铿锵有力,动人心魄,激人奋进的感染力和阳刚之美,深受群众喜爱。

 

  3、娱乐价值。上锣鼓表演不需要有严格的场地,表演容量不受人数限制,是群众自娱自乐的好形式,做好保护和推介工作,对于凝聚人心,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有着积极的作用。

 

  东雷上锣鼓的濒危状况

 

  1、表演队伍后继乏人。随着老艺人的去世,青年一代参与人数的减少,传承体系不能够理顺等原因,使表演艺术无法全部继承,造成表演人才后继乏人。

 

  2、表演质量严重下滑。由于现代艺术的冲击,青年人兴趣的转移,加之主要表演能手长年外出打工,迫使上锣鼓表演无法组织。

 

  3、表演道具数量不足。主要是鼓、锣、铙数量不足,参差不齐,表演服装不能统一,严重影响了表演效果。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