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然博物馆推出“浙江恐龙大复活”特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亿年前白垩纪时期,浙江大地是恐龙繁衍生息的乐园,所以浙江是恐龙化石的重要产地之一。本次展览主要以浙江发掘的恐龙化石为主线,从浙江恐龙的发现——研究——复原——“复活”四个维度展开,采用多种方式向观众展示从恐龙化石到骨架再到生态复原的过程。

 

  看点一:化石与研究

 

  展览展出的恐龙、恐龙蛋等化石标本是近30年本馆专业人员在浙江发掘的恐龙化石的集中展示。研究团队通过大量野外实地观察、化石修理和鉴定,以及资料收集、综合研究,查明浙江有恐龙化石产地18个县市、82处、316个化石点。浙江省内的金衢、新嵊、天台、仙居、丽水、壶镇(位于缙云)、小雄(位于台州三门)、永康和遂昌湖山等9个白垩纪盆地,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都有他们的挖掘记录。从2006年开始开展“浙江省恐龙化石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项目,前不久荣获了2016年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

 

  看点二:复原骨架与模型

 

  目前已正式命名的浙江恐龙有6属6种,包括浙江吉兰泰龙、天台越龙、礼贤江山龙、丽水浙江龙、中国东阳龙,还有正在研究中的天台镰刀龙和缙云甲龙。展览除了展示一件件立体的复原恐龙骨架外,还特地邀请香港著名的古生物复原画师张宗达先生来绘制恐龙生态图及恐龙模型,比如展厅中央重点展示的以1:1复原的镰刀龙、甲龙和吉兰泰龙等用树脂制作的白模,以及展柜中缩小版的十分精致的小模型恐龙。

 

  看点三:多媒体技术与互动

 

  为了增强观众的视觉效果与体验感,本次展览采用多种先进多媒体技术来复原浙江白垩纪恐龙的生活场景,让一亿年前的庞然大物们“活生生”出现在大家眼前,来一次跨越时空的“恐龙与人”的碰撞与交流。

 

  有兴趣当“古生物学家”的小朋友,还可以尝试一下挖掘恐龙化石、复原恐龙骨架等体验。此外还有恐龙图书馆、恐龙电影、恐龙绘画、恐龙剪纸、恐龙游戏等互动项目,满足各个年龄层小朋友的需求。展览展期为6月1日—10月10日。展览收费标准:成人30元,小朋友20元。(浙江自然博物馆)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