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多彩的明代服饰文化

      明朝是中国织绣工艺水平达到巅峰的时期,因此明代的服饰艺术在中国服饰史上有着极高的成就和重要的影响。

 

 

孔府旧藏明代深青暗花罗斗牛补圆领

 

  作为最后一个汉族王朝,明朝服饰既有对历代的继承,又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风格。

 

  按照功能与使用场合,明代服饰可以分为朝服、公服、常服、吉服、便服、丧服等几个大类,此外还有其他功能服饰或特定人群的服饰,如祭服、礼服、戎服、僧道之服、乐舞之服等。

 

  一、公服

 

  明初参照宋元制度制定百官公服,原本作为常朝之服,后来官员在一般上朝时都穿常服,只在朔望日具公服朝参。

 

  公服介于朝服和常服之间,比较边缘化,使用场合较少,因此也用它来承担一部分吉服功能,如官员在万寿圣节、皇太后圣旦、冬至、元旦、立春等重要节日以及颁历、皇子降生等吉典时穿公服行庆贺礼,外任官在初莅任、望阙谢恩时用公服。明代公服形制和宋元时期差不多,戴展脚幞头,穿大袖圆领袍,持笏,束单挞尾革带等。

 

  

明代官员公服像

 

  二、常服

 

  常服是常朝所穿的服饰。明代官员常服在早期曾被称作“便服”,后妃常服也称为“燕居服”,很容易被误解为日常起居所穿的便装,其实常服是日常工作、学习及一部分礼仪活动中的着装,并不是寻常的便服。

 

  明代皇帝常服使用范围最广,如常朝视事、日讲、省牲、谒陵、献俘、大阅等场合均穿常服。皇帝常服为翼善冠、黄色四团龙圆领袍及革带、皂靴等。皇太子、亲王、世子、郡王的常服形制与皇帝相同,只是袍用红色。皇帝诸王穿常服都戴翼善冠,明初参照唐代幞头设计。冠后立有向上的折角一对,故称“折角向上巾”,民间称“冲天冠”,明清小说中常有描写。《西湖二集》:“头戴冲天冠,身着衮龙袍,腰系白玉带,足穿无忧履。”

 

 

明代皇帝常服

 

  皇后、皇太子妃礼服用翟衣,常服则用燕居冠和大衫、霞帔、鞠衣等。一般妃嫔在典礼时穿礼服,日常穿便服,没有太多需要穿常服的场合,所以明代文献中相关记载甚少。

 

  文武官员常服几乎成了明代服饰的一种标志,是大家最熟悉的明代形象,至今戏曲中还可以见到。明代官员常服是以唐代男子幞头、圆领袍为基础设计的,就连唐代圆领袍下衬以半臂的形式也继承下来,改为短袖的搭护加贴里。洪武元年(即公元1368年)二月,明太祖就下诏“复衣冠如唐制”,定官员常服为:乌纱帽、圆领袍、束带、黑靴。到明代中后期,官员常服逐渐向宽大、端整发展。标准的官员常服为:头戴乌纱帽,身穿圆领、搭护、贴里,腰束革带,足穿皂靴。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官员常服使用杂色纻丝、绫、罗,并按文武与品级在衣身的前胸后背处装饰彩绣纹样:公、侯、驸马、伯用麒麟、白泽;文官一品用仙鹤,二品用锦鸡,三品用孔雀,四品用云雁,五品用白鹇,六品用鹭鸶,七品用鸂鶒,八品用黄鹂,九品用鹌鹑,杂职官用练鹊;风宪官用獬豸;武官一品二品用狮子,三品四品用虎豹,五品用熊罴,六品七品用彪,八品用犀牛,九品用海马。这些纹样因其在衣身的部位而被称为“胸背”,后来又称作“补”或“补子”。此外,常服腰间的革带也根据品级使用不同材质的带銙,如公、侯、驸马、伯及一品用玉,二品用犀角,三品金钑花,四品素金,五品银钑花,六品七品素银,八品九品及杂职未入流官用乌角。在京官员还在束带上悬挂牙牌,牙牌是出入宫禁等重要场所的凭证,牌上缀青色牌穗。

 

 

明《徐显卿宦迹图》中官员穿常服上朝的情景

 

  三、吉服

 

  吉服用于时令节日、婚礼、寿诞、筵宴等各种吉庆场合。

 

  明代吉服尽管不见于制度,但在各类文献资料,包括笔记、小说中屡屡出现,如《金瓶梅》第三十九回:“西门庆从新换了大红五彩狮补吉服,腰系蒙金犀角带。”《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四回:“到了吉时,请素姐出去,穿着大红装花吉服、官绿装花绣裙,环佩七事,恍如仙女临凡。”

 

  明代吉服没有特别严格细致的标准。一般来说吉服的款式与常服或便服相同,如圆领、直身、曳撒、贴里、道袍等,颜色多用大红等喜庆色彩,如官员就是以大红圆领作为吉服。吉服的纹饰通常比常服、便服更为华丽精美(如云肩通袖膝襕纹),大多使用应景题材或带有吉祥寓意的图案、文字。明代朝廷赏赐给官员的高等级纹样赐服,如蟒袍、斗牛袍、飞鱼袍等,也多为云肩通袖膝襕的吉服样式。

 

 

孔府旧藏明代红纱飞鱼袍

 

  四、便服

 

  便服是日常生活中的便装,注重舒适与功能性。明代各阶层男女的便服款式基本相同。

 

  明代男子最常见的便服是“道袍”。道袍又称褶子,也叫海青,是明代士人具有代表性的便服款式之一,尤以明中后期最为流行。道袍大多为日常所穿,既可用作外衣,也可作为衬袍。《云间据目抄》中说:“春元必穿大红履。儒童年少者,必穿浅红道袍。上海生员,冬必服绒道袍,暑必用鬃巾绿伞。”《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吴大郎)身上穿一件细领大袖青绒道袍儿,脚下着一双低跟浅面红绫僧鞋儿。”

 

  道袍的领口通常缀有白色的护领,既能保护衣领又方便拆换。

 

 

穿道袍的明代士人(男子)

 

 

孔府旧藏明代蓝湖绉麒麟补短袄

 

 

明《王琼事迹图》中小帽青衣的役卒

 

  明人常以“三绺梳头、两截穿衣”代指女性。三绺梳头是将左右两鬓头发分作两绺,额上之发为一绺,两鬓发绺掠耳而过,额上发绺向后梳,与顶发合在一起绾成发髻。两截穿衣即女子上衣下裙的着装,自唐宋以来,上身穿衣、下身着裙已经成为女子便装的基本形制,一直延续到近代。明代将女子衣裙称为袄裙(衫裙)或裙袄(裙衫)。

 

  袄、衫的形制没有区别,不同之处在于袄为有里的夹衣,衫为无里的单衣。明代女性的袄裙经常随着时尚潮流而变化。女性交领式长袄与男子道袍外形相似,故在明代小说中还有将男子道袍改为女袄的描写。另外,竖领(立领)也是明代女装对后世的一个重要贡献,从画像和实物看,竖领应是从缀纽扣的直领发展而来,到明中后期逐渐成为女性便服的主流款式。到清代,除女装仍沿用外,也被其他民族服饰以及男装吸收,直到现在,中国和一些周边国家里仍可见到竖领的使用。

 

  明代女性的裙有马面裙、百褶裙等多种款式,其中以马面裙最常见,裙身正中和两端各有两幅较宽的光面,俗称“马面”,马面的两侧施有褶裥,在裙子的底边及当膝处还会装饰有各种纹样的横襕。

 

  另外,尽管“士庶”常常连称,但传统的士与庶是两个不同的阶层。在服饰上也有区分。如明代士人多以方巾、道袍为便服,而庶人仆役只穿小帽、青衣。即使比较有钱、有头脸的庶人,如财主、商人等,也仍然是戴小帽,不能戴士人的头巾(如方巾、儒巾等)。《金瓶梅》里西门庆有一段话:“(乔家)只是个县中大户白衣人。你我如今现居着这官,又在衙门中管着事,到明日会亲酒席间,他戴着小帽,与俺这官户怎相处?甚不雅相。”

 

  五、流行风尚

 

  明代中后期的服饰变化较多,款式、搭配新样迭出,崇祯《松江府志》记载:“服饰之变:男子广袖,垂大带与身等,组织花纹,新异如雪梅、水田凡数十种。女子衫袖如男子,衣领缘用绣帊,如莲叶之半覆于肩,曰围肩,间缀以金珠。”这里提到无论男女都是宽大的袖子,女性喜欢戴围肩,也就是云肩,这些形象在明代绘画中都有体现。

 

  晚明男子还流行穿红鞋,小说《风流悟》第一回描写:“(曹成器)戴顶飘飘巾儿,穿领阔带大袖子直身儿,大红方舄鞋儿。”男儿脚上的一抹抹红色打破了男装款式与用色的单调,应是当时街头的一道亮丽风景。

 

  女装袄裙的长度随着审美观念的变化不断改变,《日知录》中提到:“弘治间,妇女衣衫仅掩裙腰……正德间,衣衫渐大,裙褶渐多,衫唯用金彩补子,髻渐高。嘉靖初,衣衫大至膝,裙短褶少。”

 

  服饰流行的产生,离不开服装的生产与消费,《型世言》第五回描写:“不知京里风俗,只爱新,不惜钱。比如冬天就做一身崭新绸绫衣服,到夏天典了,又去做纱罗的。到冬不去取赎,又做新的,故此常是一身新。”明亡之后,清朝入主中原,在全国强力推行“剃发易服”,历经两百多年发展的明代服饰受到巨大冲击,只有部分元素与款式延续下来。随着近年来的考古发掘和传世实物的整理与展示,曾经绚丽夺目的锦衣华裳正逐渐唤醒人们心中美丽的“中国记忆”。PICS

 

 

明仇英《清明上河图》中的典衣铺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