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原鹿故城又出土了一批文物 其中一把铁剑有点蹊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6月1日,在阜南县公桥乡阮城村(原鹿故城)在道路施工现场发现一处古墓,出土数件文物。经初步认定,该墓为汉代墓葬。文物部门人员正在对出土文物进行清洗,并将作进一步研究。

 

  修路发现古墓葬


  出土数件文物

 

  发现古墓后,乡、村主要负责人紧急赶赴现场,并及时通报阜南县文广新体局。随即,县文广新体局及文管所领导也来到现场。

 

  考古人员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多件文物,初步判断为汉代器物。县文管所将邀请专家对这批文物作进一步研究。

 

  在出土的文物中,有大小两对陶壶、一把铁剑及青铜配饰,另有水盂两个、方盖一个。两对陶壶有汉代特征。

 

  阜南县文史研究者范立功认为,此次出土的文物中最有意义的是铁剑,一是它对大致年代的判断有意义;二是此地虽出土过不少兵器,但还未出土过剑类,这次发现算是填补了空白。

 

  据阜南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朱静介绍,目前正在对出土文物进行清洗,并将进一步研究。该古墓的发现,对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和生活习惯,以及对研究阜南汉代历史和本地丧葬习俗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阮城曾是交通枢纽


  出土大量文物

 

  阮城位于阜南县西南5公里,春秋时称为鹿上,西汉时为原鹿县,东汉时为原鹿侯国。晋属汝阴郡,南北朝时废。

 

  据范立功介绍,几十年来阮城陆续出土了大量文物。有兵器,如战国铜戈、铜镞、弓、戟等 ;有生活用具,如陶鼎、陶罐、陶炉、陶壶以及汉铜镜、铜带钩等;有货币,如楚蚁鼻钱、秦半两,汉五铢、新莽货泉、大泉五十等;还有一些汉代的铜印等。这些文物时间跨度较大,约有1200年,历经春秋、战国、秦等时期。

 

  1965年阜阳博物馆在阜南县阮城遗址征集到战国铜印一枚,印面阴刻篆书“专室之玺”四字。

 

  经专家考证,“专”字通“传”,“专室”即是“传室”,以车传递曰“传”,以马传递曰“驿”,步递则曰” 邮” ,因此“传室”就是楚国管理以车辆传送军政所需及公文的机构长官,而“专室之玺”就是其印信。

 

  在国内,与这枚印文相同的楚玺只有三枚,一枚在故宫博物院收藏,一枚为陈介祺万印楼收藏。阮城“专室之玺”证明阜南县阮城曾经是军事经济重镇,更是交通枢纽。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