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中的“潜伏”
韩熙载夜宴图(国画) 南宋 佚名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关于绘画功能,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说得甚好,其《叙画之源流》篇开宗明义地写道:“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张彦远将绘画功能表述得至高无上,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然而,若要笔者补充,绘画还可以成为间谍潜伏记录的工具。
北宋刘道醇《宋朝名画评》中记载了一桩北宋谍报图像的事件,说的是北宋初年,著名画家、待诏王霭长于写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解南唐大臣的虚实,派他潜伏到敌国画出其股肱之臣的肖像。王霭受命微服到南唐,客串了一回间谍,且不辱使命,将其重要的大臣宋齐丘、韩熙载、林仁肇等人的形象画出,深受赵匡胤好评而获嘉奖。王霭的这些肖像画堪称是刺探敌国情报的谍报图,利于宋朝掌握敌国重要人才的虚实,王霭“潜伏”的成功离不开其精湛的写实能力。宋代某些画家的写实能力的确很强,譬如,北宋著名画家武宗元曾在洛阳上清宫画过32天帝像,其中的赤明阳和天帝被他画成宋太宗赵光义的样子。后来,宋真宗在看后惊异地说道:“此真先帝也!”马上命人设几案焚香再拜,赞叹武宗元神笔。
《韩熙载夜宴图》这幅名作也被牵扯到“潜伏”事件中去。此图的产生、临摹、复制,以及图像与文本均被进行了一系列再创造式的传播,也源自南唐后主李煜派画家顾闳中到大臣韩熙载府邸去探查其荒淫的夜生活,并让他将所见所闻画下来的著名事件。这幅作品共画有46人次,形成“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的场景。
长期以来,人们深信当年李煜的确派顾闳中到韩熙载府邸去探查其荒淫的夜生活,并让他将所见所闻画下来而成就了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若真是如此,此画可谓是一种谍报图了。然而,果真如此吗?
诚然,这种“目识心记”的视觉方式很像西画中的速写和现代照相机式的客观记录。夜宴上46人的相貌与动作,他们的服装衣帽式样,甚至是头上的簪花、锦上的花纹,以及那些家具、摆设、乐器、酒器的造型与结构,无不历历在目,细致入微。仅凭一晚的视觉记忆就能在短期完成《韩熙载夜宴图》,只能当作传说与故事来听。传说固易,但是按照逻辑实施起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中国的工笔人物画在操作中有一套详细的流程,构思、草稿、定稿、拷贝、勾线、渲染,渲染中又有三矾九染的技法,无不花费大量时间。
对于这类复杂的场景,光凭惊人的目识心记以及想象是远远不够的。即使是今天最为出色的工笔人物画家,想要完成类于《韩熙载夜宴图》的作品,也要至少花上几天来收集各类资料,然后再花上至少一个月的时间来进行精心创作。而对于千年之前的古代画家,资料的收集则难度更大。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画家中造型能力最为精湛的画家之一,但即使是他,在创作《愚公移山》《九方皋》这一类构图复杂、人物众多的人物画时还要聘请一系列的模特,找来各类道具,通过写生来获得画稿以完成画作。
所谓谍报图,讲的就是及时性与准确性,仅在同一座城里,就要花上一个多月,远不如语言复述来得更为及时与准确。这样一来,后主派顾闳中做间谍,用《韩熙载夜宴图》这样耗时耗力的作品来当作谍报图就是经不起推敲的。实际上,画家作画,也根本不可能丝毫不差地印在脑子里并反映出来,即使是对于大画家与艺术杰作,读者也不要完全迷信。譬如,在此画的家具绘制中,就有两件椅子出现了结构上的错误。一件靠背椅少了一根横枨,一件靠背椅在脚踏与椅足的连接上画出了并不合理的结构,后世家具中也没有如此做法。如此可见一斑。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