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为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出主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资料图

 

  今年5月1日,《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大运河应该如何保护?怎样让更多人加入到治水行列?这些问题,一直牵动着人大代表们的心。

 

  昨天上午,由下城区东新街道、区人民法院、区环保分局联合主办的《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暨“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城北体育公园开展。现场设置了法律法规、治水政策咨询等服务台,人大代表和志愿者们一起,为居民讲解大运河的历史沿革、大运河杭州段组成、申遗过程、条例颁布以及剿灭劣V类水工作等内容。同时,代表们还听取、搜集了市民关于剿灭劣V类水和保护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意见建议。

 

  大运河河道包括杭州塘、上塘河、中河、龙山河、浙东运河西兴段等,其中的上塘河就流经东新街道。目前,街道辖区内共有11条河道纵横交错,它们均为上塘河、备塘河水系。每条河道都有2-3名人大代表分管,除了日常巡河,还要时刻关注河道的水质变化。

 

  “人大代表在巡河的时候,一方面要看水质情况,另一方面,河道周边的绿化也要关注。”人大东新街道工委主任祝敏,是辖区内六塘汶漾的河长。他说,人大代表认领河道后,河道的水质、环境等都有很大改善。比如去年下半年,市民反映的六塘汶漾两边围墙破损问题得到解决。今年,这里将重点实施亮化工程,通过游步道、景观灯等设置,让市民有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目前,沁苑社区的亮化工程已基本完工,将尽早亮灯为市民服务。

 

  作为市、区人大代表,杭州东恒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建荣,也在今年的杭州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剿灭劣V类水的相关建议。他建议,可以推行企业认领冠名权暨企业河长制,实施企业担任河长及分段界责任治水承包体制,让企业自愿自发认领河道冠名权,以企管企,形成行业自律,从而从源头上遏制污水排放。同时还可以成立治理基金,以减轻政府财政资金负担,并号召全市企业、市民参与募捐,形成长效机制。作者:通讯员 滕宏 见习记者 葛玲燕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