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雅绝俗——张熊设色水阁纳凉图轴赏析
端午已过,一天天热起来了。现在有空调,人们可以自动调节室内温度;古代没有空调,暑期一到,古人想方设法避暑纳凉。嘉兴博物馆收藏一件张熊设色水阁纳凉图轴,写古人临水建阁,纳凉消暑的逸趣。
张熊(1803——1886),字寿甫,号子祥,又号鸳湖外史、鸳湖老人,秀水人。流寓上海,所居名“银藤花馆”,以卖画为生。善画花卉,屏山巨嶂,兼作人物,山水亦古雅绝俗。张胸为海上画派的“先驱”,其画雅俗共赏,兼具时代气息和地方风格。他兴趣广泛,多才多艺,精篆刻,善八分书,喜填词,谙音律,嗜收藏,一生收藏金石书画一万多件。从其学画者甚众,有授徒课稿200余页,与任熊、朱熊被誉为“海上三熊”。
这件水阁纳凉图轴,纸本,设色,纵170.6厘米,横39厘米。
裱头题:秀水张子祥水阁纳凉图真迹,乡后学朱其石敬题。钤白文方印“朱其石之钤”。还有一枚朱文方印“海昌钱氏数青草堂珍藏金石书画印”。
画的右上角有题跋:飞蝉声里日偏长,水阁窗开可纳凉。却好故人来小坐,未妨茶话别斜阳。癸未夏四月既望,为丽生仁兄大人雅属,八十一老人张熊。钤白文方印“子祥画记”。
根据题跋,可知,此画作于1883年农历四月十六,张熊时年81岁。
细观此画,远处为连绵起伏的山峦,山峰耸峙,山脚下一小木桥,连接两岸,岸边垂柳依依。画家以淡湿墨构,干笔皴擦,焦墨点染,再以淡青洗出远峰,山之伟岸静默,水之灵动欢快,山水相依之自然和谐跃然纸上。
中部有一峭崖伸出山腰,崖下飞瀑一泻千里,崖上一座红墙黛瓦的寺庙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下,庙前有一庙旗,迎风招展。庙的左侧是下山的小径。小径直通山麓,数间水阁临水而建,阁中有人临窗而坐,似在谈论。对岸也有一间水阁,阁中两人临窗相对而坐。一座小桥连接两岸。古木森森,飞瀑成泉,蝉声蛙鸣,相映成趣,古雅绝俗,好一个暑天纳凉处。
此幅为张熊晚年的作品,从画的构思、布局、设色都显示出他自成一家的圆熟功力。
跋尾题:张熊,字寿甫,号子祥,别署鸳湖外史,秀水人。侨寓沪上,工花卉,纵逸如周服卿,古媚似王忘庵,屏山巨嶂以寻常许计者逾见力量;兼作人物,山水亦古雅绝俗。平生收藏金石书画甚富,所居曰“银藤花馆”。著有《鸳湖外史题画集》等行世。嘉庆癸亥生,光绪丙戌卒,年八十四。(见《嘉秀近代画人搜铨》)丈戊戌八月海宁钱镜塘录于数青草堂。钤白文方印“钱镜塘印”,朱文方印“数青草堂”。
跋尾为钱镜塘所题,介绍张熊生平。这幅画被钱氏收藏,后捐赠嘉兴博物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