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寻秘最美小镇 文化古镇是可“阅读”的
在上海美丽的市郊大地上,散落着一批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古镇,它们是历史文化传承地,也是市民休闲后花园。今天,SMG东方广播中心启动了全媒体大型新闻行动《寻秘最美小镇》,第一站就来到闵行区浦江镇,在具有8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召稼楼推出了《我们的节日·粽情召稼楼》……
品味古镇文化
这次活动别具一格地以主持人、记者、嘉宾“真人秀”形式走进人头攒动的古镇,不仅通过网络视频、音频直播,让受众身临其境地品味古镇,游人还可以通过“扫一扫”贴在古建筑上的二维码,从而阅读历史文化,听讲建筑故事。“十里晓烟破,数声召稼钟”,古诗句中“召稼”,即古代浦东的垦荒中心,正是召稼楼的钟声,唤醒了荒凉的浦东滩涂。名人张闻天、黄炎培等都曾在此就读启蒙。为了擦亮古镇这张文化名片,这里修复开放了不少历史文化景点,如上海城隍秦裕伯纪念馆、明代水利专家叶宗行纪念馆、古色古香的清代建筑礼耕堂、资训堂、梅园等,古街道、古桥梁、古院落更是随处可见。古镇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俗风情吸引了游人纷至沓来。
挖掘文化内涵
“建筑可以阅读,街区适合漫步,城市始终有温度”,最近举行的市党代会这样描述上海打造人文之城的未来愿景。
最近,松江区也宣布启动泗泾古镇保护与更新利用项目。记者最近来到泗泾,这一千年古镇在现代化进程中几乎被新建筑给“淹没”了。在这15.52公顷古镇风貌区内,有53处历史建筑,孕育了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申报》创始人史量才、著名史学家陶宗仪、明代书画家范允临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为了恢复古镇街巷格局,这里的拆除力度相当大,新建建筑减七成,保护院落增一倍,从40多处增至为80多处;力争用5到10年时间,恢复泗泾古镇的历史文化风貌。其中,掩映在深巷中、四周被民居所包围的史量才故居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史量才故居又名明德堂,是一座中西合璧、设计精美的百年老宅,内有“坎坷人生、泗水情深、报业春秋、魂系中华”等主题展览和报业巨子史量才生前部分物品陈列。解放初期,这里还一度作为松江县人民政府的所在地。
古镇的文化保护传承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如国家级非遗项目十锦细锣鼓作为上海本土民乐代表,正与上海音乐学院开展深度合作。松江皮影戏、海派剪纸、泗泾面塑等非遗文化,也都将为古镇增添文化魅力。
擦亮文化名片
上海郊区有100多座小镇,零零星星,但真正有魅力能吸引游人的小镇有多少?上海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的就有10个:浦东新区的新场镇、高桥镇、川沙镇;青浦区的朱家角镇、金泽镇、练塘镇;金山区的枫泾镇、张堰镇;嘉定区的嘉定镇、南翔镇。可见,悠久的历史文化都是它们最有响亮的小镇名片。
如川沙镇,黄炎培曾说“浦东文化在川沙,川沙文化在内史第”。如果没有百年老宅“内史第”这一文化地标,没有这一江南名宅云集了宋庆龄、黄炎培、胡适等一批名人在此生活并留下了许多鲜活生动的历史故事,这一名镇无疑将黯然失色。同样,枫泾古镇也出了不少文化名人,其中“三画一棋”值得自豪,即漫画家丁聪、国画大师程十发、围棋国手顾水如、金山农民画均集中于枫泾一镇。正是这些具有地域风情的特色文化,才让人们能产生寻秘最美小镇的巨大吸引力,这些都是让现代人“回得了过去,留得住乡愁”的文化符号。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