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汉服、秀香囊 博物馆里体验传统端午习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5月30日上午,丽水市博物馆联合丽水电视文化休闲频道推出端午节日体验活动,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当天,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们穿着汉服来到博物馆,听端午故事、绣香囊、点雄黄,同时参观了临展厅展出的“福建外销瓷展”。

 

  丽水的端午节总是少了粽子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卷饼,丽水市博物馆为来到这里的小朋友们解释了这一传统。端午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吃卷饼则是为了纪念明代的抗倭名将戚继光,戚继光在浙江沿海地区抗击倭寇,当时招募的士兵大多是处州兵和义乌兵,在行军打战中伙食总是不那么方便,所以就有了卷饼,用大饼里面卷上各色菜肴,不仅将美味都融合到了一张饼中,还可以边走边吃,大大节约了行军时间,这可以说是戚继光抗倭成功的一大秘诀,也正因如此卷饼就流传至今……

 

  讲完丽水端午吃卷饼的由来,小朋友们在志愿者姐姐的帮助下拿起针线开始绣香囊了。他们在布上绘制了自己喜欢的花纹图案,在图案上用丝线绣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讲解员还解释,端午节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更有襟头点缀之风。碾药是制香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活动中小朋友们还体验了“古法制香”,药材一经碾磨,香味就飘了出来,整个展厅里面都飘着药材浓郁芬芳的味道。将香料填入缝锈好的香囊,就算大功告成了。“点雄黄”也是端午节传统习俗,古人会蘸取雄黄酒在孩子的额头上写一个“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寓意平安。丽水市博物馆举办此次活动,希望通过有趣的动手过程,让孩子更好地领会传统节日民俗文化。(丽水市博物馆)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