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逸神飞——孙墨耕书法艺术赏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是唐朝大诗人钱起赞颂怀素狂草书法的名句,从而道出行草书法以疏狂放达的文化气象。行草书法可谓是最能体现书家的性情,展现书学造诣。当代著名书法家孙墨耕先生,由唐楷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书体入手,立足汉隶书法之基,汲取魏晋文人风流,通过几十年笔耕墨耘,精研深思,终于独辟蹊径,自成风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曰:“草贵流而畅。”孙墨耕先生的行草书,以侧峰入笔,奇崛挺秀,变幻莫测;在若高山坠石的点画错落中,运笔若虬龙入海,首尾顾盼;行笔若高山溪流,时而飞流直下,时而潺缓恬静,时而浪花奔涌,时而静水流深,在拔茅连茹,上下牵连之中,随着书家的精神波动,流淌出赏心悦目的行草书作品。其书风古朴浑厚,金韵文声,险劲挺拔,若蛟龙出海,潇洒淋漓,若金蛇狂舞,气韵生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笔墨当随时代,孙墨耕先生遍览历代名家书帖,采撷名碑,摩崖刻石的精华运笔,上溯二王文人风流,直追汉隶名碑之金石气韵,采撷大篆之精华笔法,得当代名家之精心指教。通过三十多年的研习与探索,终成当代公认的实力派书法艺术家。通过对中国古老的文字艺术进行揣摩、研习、求索;书风沧劲浑厚,险崛挺拔。他对中国书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独到的见解与思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行草书的创作中,孙墨耕先生汲取颠张醉素之狂狷,融合章草笔法之韵律,不墨守成规,创意出新。在师古而不泥古的基础上,孙墨耕先生交游京师书学名家、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韩家鳌先生,得其指点,深受启发,深刻理解文以载道,书以载道的思想内涵,并应用于自己的书法创作中,受到高端收藏界与海内外书画者的青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孙墨耕先生这幅《陋室铭》四条屏,在厚重沧桑,横逸斜出的笔墨中,透着一种文人书家的古雅气息,书体风格与“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文人闲情和谐统一。我们从他翰逸神飞的笔墨中,深刻体验到蕴含在笔墨韵律中的书卷气息与哲学内涵。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们相信,孙墨耕先生奇崛横险,矫若游龙,拔茅连茹,龙蛇惊飞,自成风貌,浑然天成的行草书作品,必能在百花齐放的当代书坛,独树一帜,风景这边独好。我们更希望,孙墨耕先生在以后的书法艺术探索中,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为中国书坛添砖加瓦,写出厚重之笔,垂范后学。文/孙秀明(著名艺术评论家)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