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狮_非物质文化遗产_民间舞蹈
遗产编号 ⅱ―1 所属地区 宁夏·中卫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海原 中宁 申报日期 2006
海原县的狮子舞历史久远,早在清时就以耍社火形式出现。西安胡湾村的狮子舞,是潘家第一代潘万斗在民国早期独创流传沿袭下来的;先后传给第二代:潘世龙、潘世太、潘世信;第三代:潘登莲、潘登基、潘世朝;第四代:潘正永、潘正东、潘正全;第五代:潘德龙、潘德祥、前两代已故,第五代平均年龄18岁,他们完全以家族传承为主,保存较完整。
胡湾村狮子舞的表演很有特色,形式新颖、花样多样。表演时,一般是两只狮子,也可多达四只,并有小狮,狮子的表演动作较为繁杂,主要为翻、滚、钻、跳跃、抖、上高架单腿独立,口或爪接传球高难度动作表演等,在舞狮过程中又融进潘家内传的小红拳、长刀、流星锤等武术动作,其表演独特、内容丰富有很强的观赏性。另外女人也可以参与其中。
中宁刘庙狮子中宁县狮子发祥于原东华乡刘庙村,至今,民谚尚云:中宁的狮子到处有,刘庙的狮子头一名。刘庙武术拳师吴进玉、李如童、李佐新等人,用纸浆和胶泥拍成狮头,用布做成狮皮,用麻做成狮毛,仿其舞法,糅以拳术,首倡其事。狮子的耍法分为文耍和武耍两种。文耍,指耍绣球、上桌子,主要刻画狮子温驯的性格,有搔痒、舔毛、打滚、抖毛等动作。上桌子又分平面和翻天印两种。“翻天印”指最高处的一张桌子桌腿朝天,狮子舞于桌腿之上,难度较大。桌子可1张、3张、5张、6张、12张、24张。摆法有八卦阵、十三太保等数种,可高达七八层。下桌子也有软下和硬下两种。软下是一层一层边耍边下;硬下是从最高处直接跳下,打个滚,然后一张一张扑桌子。武耍指狮子和拳术套在一起,表现狮子勇猛的性格,有软拳和刀、棍、枪、鞭等各类器械,据传,民国年间吴桥、黄营不耍狮子而耍老虎。现在,刘庙有时将狮子和老虎套在一起来耍。
目前,县内精通此套路的民间艺人年事已高,年轻人现在最多只能上五层桌子,耍法套路也逐渐减少,个别人只能模仿一些动作,濒临失传。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