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渔城重阁会_非物质文化遗产_民间舞蹈
遗产编号 1―4―10 所属地区 河北·廊坊·安次区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廊坊安次区 申报日期 2007
安次区葛渔城镇重阁会始于乾隆年间,从山西传入。当时从山西来的一位农民,给本镇西街高财主扛活,用所挣工钱筹建起这道花会,为本地民众调制了一道喜闻乐见的精神大餐。
重阁会表演由上下两层演员组成戏剧人物造型,表演以下面的演员为主。下面的“底座”选身强力壮、善于表演和舞蹈的男演员,装扮成男角色;上层的“二节人”选形象好、善于表演的儿童(10岁左右),扮成女角色。托举儿童的道具称为“芯子”,是铁铸的双搭肩背架,中间伸出一根铁杆。“芯子”佩戴在“底座”背上,儿童的下半部分固定在铁杆上,着成人戏服,双臂舞动,风姿卓越,裙袖招招,飘飘欲仙。由于要稳住上面的“二节人”,“底座”的身体要保持平衡,舞步极为讲究,难度很高。两人表演的“芯子”重六七十斤,三人或四人的更重,难度更大,非大力士不可,故每架“芯子”都有两三个替换演员。目前,重阁会座唱曲牌大部分已失传,现已无坐唱形式。现残存的曲牌有《扬子江》、《吴氏飞霞》、《春景》、《夏景》、《渔家乐》等。铁芯子共有14架,表演的剧目有《鸿恋情》、《穆柯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猪八戒高老庄》、《画皮》、《桃树枝》、《打渔杀家》、《花为媒》、《唐知县审诰命》、《杜十娘》、《秦香莲》、《吕洞宾戏牡丹》、《白蛇传》、《天河配》等。
葛渔城重阁会是全国珍稀的民间花会,也为研究民俗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该会自复兴以来,再绽民间艺术奇葩,所到之处,人潮如涌,磨肩接踵,极受群众喜爱。1983年以来,重阁会年年参加当地的元宵节文艺调演。1995年,中央电视台二套前来录制节目,并向国内外播放,使该会成为葛渔城人的文化象征和骄傲。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