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3幅农民画迈入中国美术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昨天刚刚结束的“中国精神·中国梦”全国农民画创作展暨“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出中,邳州有3幅农民画顺利入选,迈入中国最高美术殿堂——中国美术馆,成为公众关注的新世纪文化现象。

 

  据悉,此次反映当代农民思想、情感、生活原生态的“中国精神·中国梦”全国农民画创作展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画展共收到全国60多个画乡及少数民族地区推荐选送的1450多件作品,入围展出共200幅作品。其中整个江苏的入选作品只有5幅,而徐州邳州就有3幅作品入选。

 

  夫妻两人画作同时入选

 

  在邳州此次入选的3幅农民画中,有两幅画竟然是出自一对夫妻之手。它们分别是邹文才创作的《乡土之花》和朱成梅创作的《美在民间》。昨天,记者采访到了46岁的朱成梅女士。她告诉记者,她原本只是普普通通的农村主妇,之所以学习农民画,也算是夫唱妇随。因为她老公邹文才从小就爱画画,国画、连环画、素描、油画等什么画都有涉猎,但都只是业余学学,并没有经过任何的专业学习。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她老公邹文才跟着邳州文化馆学起了农民画,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越学越有兴趣。

 

  “因为农民画是通俗画的一种,大都是我们农民自己制作和自我欣赏的绘画,不需要特别专业的绘画技巧,只是把我们农民日常的生活、特色、民风、民俗通过最质朴的手法、用美丽的色彩表达出来就行。”朱成梅告诉记者。“所以,受到丈夫的影响,我也对农民画产生了兴趣,也开始和他一起学起画来,这样一学就是20年。”有了共同的爱好,夫妻俩在农闲之余经常一起外出写生、绘画,一起商讨绘画的构思、主题,切磋画技,共同成长。

 

  朱成梅告诉记者,她这次入选的作品《美在民间》,主要是描绘了邳州民间制作“泥玩具”工坊的场景。“泥玩具”又称泥塑,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品,在邳州民间颇具盛名。而《美在民间》这幅画把“泥玩具”的整个劳动制作过程“和泥、翻模、脱胎、着色”等全部真实地表现在画面上,整个画面构图丰满、色彩明艳,有很强的文献性。而邹文才的《乡土之花》则是描绘了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的劳动制作场景,整幅作品色调以蓝色为主,又用红、黄结合的房子作为点缀,冷暧对比强烈而又和谐统一。

 

  52岁农民30年创作近千幅农民画

 

  此次入选的3幅作品中还有一幅画出自52岁农民陈良成之手,他入选的作品为《秋到银杏湖》。陈良成告诉记者,“银杏湖”是邳州市的著名景点之一,每年秋天是银杏湖最美的时候,漫山遍野黄灿灿的银杏叶与碧蓝的湖水形成鲜明的对比,美不胜收。而他的这幅画《秋到银杏湖》,则更体现了生活在“银杏湖”周边的农民们幸福美好的生活、劳动场景。

 

  陈良成说,他原本就是土生土长的普通农民,平时除了种地外,没有其他爱好,就是喜欢画画。学习农民画30年,他是把别人打牌、喝酒的时间都用来画画了,30年来,他创作的农民画已经有1000多幅,也多次获得各种奖项,其中国家级金奖2个、银奖1个。“画画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为我打开了人生的另一扇门,为了绘画,我四处写生、还经常到外地学习、交流,增长了不少见识,提高了个人的文化素养。”

 

  -相关新闻


  邳州农民画将献礼“一带一路”

 

  据邳州文化馆秦馆长告诉记者,邳州农民画历史悠久。从大墩子、刘林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器中发现,邳州先民早在2000年以前彩绘技法就已相当成熟;从出土汉画像石上的各种精美图像中,也证明早在汉代以前就有了较高的绘画技艺。立春之日,邳州有用红土画壁的习俗,在墙上画牛、马、驴、骡等牲口,镰、犁、耙等生产用具。上世纪50年代初起,翻身农民以极大的热情开始画起了社会风情。“乡乡村村有壁画,家家户户画满墙”,这一奇观引起了艺术界的关注和新闻出版界的重视。于是,墙上画满了,农民又将画移到了纸上。出版社也热情地刊印了一本又一本的邳县农民画专集。邳州被誉为“农民画之乡”。邳州农民画兴起于1955年,1958年形成高潮。

 

  秦馆长说,从1992年开始,邳州文化馆开展农民画公益培训班,免费为喜欢画画的农民教授农民画技法,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现在邳州至少有200多位农民坚持画农民画,延承了邳州农民画之乡的特色。目前文化馆正在参加“七彩大运河·斑斓中国梦”运河沿岸三地农民画联展活动,将选出50幅农民画作品参加此次联展。下一步,文化馆还将投入“一带一路”农民画创作之中,估计在今年10月份,会选出四五十幅农民画走出国门,参加“一带一路”农民画展活动。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