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灯扛阁_非物质文化遗产_民间舞蹈
遗产编号 ⅲ-4 所属地区 山东·临沂·河东区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临沂市河东区 申报日期 2006
相传临沂市河东区三官庙村在1750年就已经有了舞龙艺术,并参加无数次龙灯比赛。2000年10月,三官庙村龙灯扛阁队代表山东省,参加了由国家文化部社图司、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首届"重庆?中国铜梁龙灯艺术节"中华龙舞邀请赛。该队以精湛、高超的表演技巧,全力展示了舞龙这一民间艺术的魅力,获"齐鲁神威奖"和"邀请赛纪念奖"两项大奖,在全国参演的18支龙队中脱颖而出,获综合奖项一等奖。
三官庙龙灯的"龙",用竹、木、布等物料扎糊后彩绘而成,9节或12节,节内燃烛,后来有的放置电灯炮。龙灯、扛阁是以龙舞与扛阁结合在一起的广场舞蹈表演,粗犷豪放,气势宏大,独具风格,深受观众喜爱。
龙灯、扛阁用打击乐队伴奏,曲牌有[流水]、[急急风]两种,前者节奏平稳,力度与速度视表演气氛而定;后者用在舞龙激昂如"窜龙""泼龙"时,节奏快而热烈。表演进入高潮时,由专人在场外"打口哨",以渲染气氛。
龙灯、扛阁的舞龙者为青壮年,由两组轮番上场,每组10人或14人。其中1人擎珠,其他分执龙头、龙尾;8付扛阁由16人表演,8个成年人为"下扛",8个儿童为"上扛",多扮童男童女或神话故事,如《八仙过海》中的人物形象,不时做出各种戏龙的惊险动作,场面精彩,引人入胜。
龙灯、扛阁的表演由擎珠者指挥,龙紧随珠舞动,基本套路有"站龙翻腾""卧龙翻腾""盘龙""双窜龙""泼龙""滚龙"等,套路均以"速场"贯穿连接。动作要求"窜泼"一边倒,"翻腾"要抡圆,跑站记住"活",时刻都不闲。扛阁则以"走场"为主,龙舞动作激烈时,扛阁在一侧交叉变换队形,舞龙舒缓时,扛阁即插入龙队中穿行回旋。
龙灯、扛阁一般在春节至元宵期间表演,过去都用于祀神和求雨。三官庙村因紧靠沂河,为免受洪水之灾,百姓每逢汛期之前,也都表演龙灯、扛阁,乞求苍天保佑。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龙灯、扛阁参加了欢迎八路军、解放军的 活动,成为喜庆节日的娱乐项目。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