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扇子舞_非物质文化遗产_民间舞蹈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ⅲ-4 所属地区 吉林·延边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吉林省延边州 申报日期 2006

 

  相传扇子舞起源于传统巫俗,后来发展成为表演性的一种舞蹈形式。古朝鲜族人,在祭祀神灵檀君、祈求上天保佑的仪式上时,必用老成女子,也称“巫人”。巫人行巫的目地是与神灵沟通,上祈民愿,下传神的旨意。在行巫时,最初是手持矛而舞,后改用扇子,通常是右手持扇,左手持铃,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这大概是扇子舞的雏形。

 

  扇子舞大约在朝鲜王朝初期发展成为一种宗教仪式舞蹈“巫舞”,这时舞者是左手持扇,右手持铃,并发展成了集体舞的形式。同巫人的扇子舞不同的是,巫舞庄重、整齐。

 

  扇子舞后来又融入了朝鲜人其它的舞蹈中,形成了祠堂牌扇子舞。在这个舞蹈中,舞者用扇子把脸遮住,横线碎步跑出,来到表演场地中央后原地转几圈,然后将扇子一甩合在一起,向观众行礼。此后舞蹈动作由慢转快,在快步阶段舞蹈动作变化多,热烈,时常跑大圈。最后舞者向观众行礼、退场。这种扇子舞属于民间艺人舞蹈,与巫人的扇子舞表演的场所、目地并不相同。但祠堂牌扇子舞是从巫人的扇子舞演化而来的,后来还出现了双扇舞的形式。

 

  传统上,扇子舞的舞者通常为女性。动作舒展大方,舞动扇子与执扇造型有机地融为一体,在舒缓的节奏中给人以优美典雅的感受,在轻快的节奏中则显得欢快活泼。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