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溪醒狮_非物质文化遗产_民间舞蹈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ⅲ-3 所属地区 广东·湛江·遂溪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湛江市遂溪县 申报日期 2006

 

  遂溪醒狮表演始于明清时期。200多年来,凡逢年过节、喜红庆典,都用醒狮助兴,祈求平安吉祥,醒狮表演成为当地乃至湛江市群众喜闻乐见的一项活动。近年来,遂溪县因势利导,加强组织、积极扶持,全县民间醒狮表演活动空前活跃。去年,该县先后3次举行规模大、档次高的歌舞醒狮表演活动,并多次组织醒狮团参加市、省以至国际性的民间醒狮表演赛。中央电视台摄制组曾先后两次到该县拍摄民间醒狮活动并作专题播出。

 

  到目前为止,该县民间醒狮团有255个,其中高桩狮28个,地狮227个,队员10045人,其中尤以黄略文车、许屋的醒狮队水平最高。这支队伍,活跃在我市城乡乃至广西、海南等省区、市和国际舞台。 苦练功跃向世界

 

  近年来,该县各醒狮团为了提高表演技艺,苦练“狮”功,在高难度技巧上不断突破,向高桩表演发展,特别是该县的文车、许屋、龙湾、台岭等高桩狮,其表演惊险无比,扣人心弦。

 

  去年,黄略文车醒狮团参加广东省首届民间醒狮表演获金奖,还获得国际醒狮邀请赛银奖和最佳创新奖;黄略镇龙湾女子醒狮团参加广东省民间醒狮艺术表演赛,获银奖和最佳巾帼风采奖;许屋的醒狮团高桩表演难度更大、技巧更高。今年7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以色列国海法市签定合同,委派许屋醒狮团到该国参加大型文艺交流活动,虽因“非典”影响未能成行,但许屋醒狮团已扬名海外。本月底,许屋醒狮团将赴上海参加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和10月份的上海旅游节演出。过去在街头巷尾、走村串户表演的醒狮团已经走出家门,登上国际舞台。

 

  醒狮活动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过去游手好闲的青年纷纷投身其中。在遂溪,能参加醒狮团已经成为一种荣耀,加入的年轻人必须接受军事化训练和武德艺德教育,使得当地的社会风气也变得文明。

 

  现在,文车、许屋等醒狮团经常应邀到海军部队、吴川、雷州、徐闻等地传艺,成了该“行当”的师傅。同时,醒狮团也经常被我市乃至广西、海南等地一些村庄、企业、党政机关邀请参加庆典活动,有很好的经济回报。据悉,某村醒狮团仅今年春节期间,收入就有约40万元。有了效益,很多醒狮团无偿回馈社会,自觉举行义演活动及捐资办公益事业。文车、梅坡岭醒狮团就分别捐资12万元和3万元修建乡村道路,龙湾醒狮团不但捐资慰问村中五保户和残疾人,还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狮子被誉为“百兽之王”,我国许多地方在各种节日和庆典时都舞狮助兴。我国的舞狮分为北派和南派。南派中难度最高的是梅花桩舞狮,桩长14.8米,高2.9米,表演情节分为起式、探桩、上桩、飞桩、采青、回桩、收式等,在表演过程中,将狮子憨态可掬、喜怒惊疑、跳跃翻腾等动作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融舞蹈、杂技、武术等于一体,被誉为“中华一绝”。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