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水下考古力度 开展遗址旅游
在景区内设V R游戏区,让年轻人穿上那个时代的装束,模拟宋代抗元名将张世杰与元朝军队的主帅张弘范对打。
——肖潜辉提出应让年轻人对历史更有参与感。
738年前,一场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在新会崖山发生。这就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四大海战”之一,也是中外历史上有记载的,参战人数最多、战争规模最大的海战——崖山海战。在这场海战中,十几万军民蹈海殉国,宋代名臣文天祥更在此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时光荏苒,这场海战对后人而言已不仅是一场改朝换代的命运决战,更重要的是在这场战争中所体现的忠义精神。在新时代,如何让这番忠义之志得以更好地流传,成为了新会人的共同愿景。
近日,新会区召开了“崖山海战遗址旅游开发定位问策会”,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12位知名专家、学者应邀“崖山论道”。在长达4小时的高规格“头脑风暴”中,与会专家共同对崖山海战遗址旅游资源的价值和保护利用策略进行了探讨,并达成了“崖山共识”,为崖山海战遗址旅游开发指明了方向。
破解争议开发中需正确面对历史争议
提起崖山海战,最为人熟知的诗句便是“崖山之后无中华”,其意思为,标志着宋亡的崖山海战导致传统的汉民族政权首次完全被北方游牧民族王朝所完全取代。崖山之后是否真的无中华?在打造崖山海战遗址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如何正确面对这一争议?在探讨崖山海战遗址旅游开发定位的过程中,这一问题成为了与会专家、学者讨论最为激烈的部分之一。
“从现代来看,崖山之后无中华这个说法肯定是错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宋史专家江小涛谈到,崖山海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王朝灭绝,其体现的是种族和民族上的重大变化,就当时而言是一个国家被异族彻底征服。“现代中国共同体,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但不能因为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建立做出了贡献,是现在的共同体中的一员,就回避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如果刻意回避,反而会引起封闭主义倾向。”
如何在崖山海战遗址开发过程中正确地面对这一历史争议?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宋史专家虞云国给出了建议。他认为,南宋覆灭后,人民表现出的故国情怀固然值得肯定,但元朝完成了宋代所没有完成的统一大业,同样值得肯定。如果在宣传过程中没有掌握好对元朝评价的尺度,容易导致大宋朝主义倾向,不利于现代的政治宣传。“可以用古人立德、立功、立言的 三不朽 学说来进行宣传。宋朝和元朝在 立德、立功、立言 三方面均有建树,在宣传中可以将忽必烈、文天祥定位为那个时段中华民族的双子星座,这样就可以把一些看似矛盾的问题讲圆了。”虞云国建议。
创意传播V R游戏、讲故事……崖山遗址有望变更潮
作为宋朝灿烂文化的沉淀地,崖山海战遗址应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也是讨论的“重头戏”之一。
“现在文化都是通过互联网传播,如果你的文化抓不住年轻人,那么文化就算再丰富,也只是自言自语。”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范玉刚谈道。北京二外旅游学院副教授、旅游规划专家崔莉也认为,崖山海战遗址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迎合当下市场的需求。
国家旅游局人教司原司长肖潜辉认为,从民族角度、旅游角度,崖山海战遗址都是顶级资源,与长城、黄帝陵在一个水平线上,但关键在于如何把崖山故事讲好。“只要是华夏子孙,听到这样的故事,都不会无动于衷,包括现在的80后、90后,虽然他们观念和我们有差别,但只要我们把故事讲好,我不相信他们会不感动。”
“崖山有海战这样悲壮的故事,完全可以秒杀很多地方景区的历史典故。但要讲好故事,就一定要有主题,要把这些故事串起来,并要拟定好高度概括、朗朗上口的宣传口号和主题。”新华社上海分社副总编辑、高级记者陆斌说道。
此外,不少专家还谈到,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口味,可通过设计V R游戏等现代化方式,让年轻人更有参与感。“比如在景区内设V R游戏区,让年轻人穿上那个时代的装束,模拟宋代抗元名将张世杰与元朝军队的主帅张弘范对打。”国家旅游局人教司原司长肖潜辉说。
影视策划拍成纪录片性价比最高
将崖山海战拍成影视剧,让这一段历史得以走出“深闺”,为更多人熟知,是不少新会人的愿望。作为问策会中唯一来自影视圈的影视策划人、编剧赵犇也探讨了这一做法的可行性。“按照目前国产片的投资来参照,崖山海战这样的古装战争片,制作成本保守估计在1亿-2亿元。但在现在的电影市场,80、90后观众占到九成,这样的历史悲剧在商业方面的吸引力并不足,投资风险太大。”
赵犇表示,这一题材拍电视剧的制作成本在2亿左右,制作周期在1.5-2年,投资回报的概率比做电影大。“电视剧篇幅足够拉开,崖山海战的题材也更适合做电视剧,建议以临安沦陷为起点,然后以崖山海战为重点展开。”赵犇还给出了一个更高性价比的选择。“纪录片,制作成本、周期、难度都比电影、电视剧好些,要做出既具备文献价值,又有很强观赏性的纪录片。建议可以20分钟为一集,做成四集,这样可以后期将其剪辑成一部电影纪录片。”
溯源历史重视考古短板 扩展文化外延
对崖山海战遗址而言,纵然有深厚的历史内涵,但在考古方面却存在明显短板。中共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著名历史学家章百家认为,就目前来说,崖山海战遗址旅游开发还存在硬件支撑不够的问题,很多遗址还是只存在于流传故事中,缺乏实际的成果展示。“可以说,在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崖山海战遗址考古仍是一项重要工作,需得到重视,以补齐这一发展中的短板。”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文化遗产专家苑利也谈到,目前关于崖山海战的遗产调查研究仍缺少显性呈现。“博物馆,最重要是要有物,下一步我们可以考虑和国家水下考古中心合作,要先把这件事搞好。”
“中国海战文化本身是有独特性的,本身稀缺,有实物展示当然更好,但如果没有实物的话,可以尝试从扩大外延着手。”中共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著名历史学家章百家则建议,可尝试通过扩大外延的方式让遗址的知识性、文化性更丰富。“比如说增加一些关于古代中国船只的介绍,或是当地贸易情况的介绍等,做一个展览,让游客至少可以在其中逗留半小时。”
崖山共识将开展申遗可行性研究
经过为期4小时的“头脑风暴”,与会专家、学者形成了重要的讨论成果——《崖山共识》。《崖山共识》中明确,崖山旅游开发将定位为遗址旅游和遗产旅游,避免大规模建设和大体量建筑,除必要的恢复性建设和服务设施之外,将突出“软开发”,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鉴于目前崖山海战物证较少,《崖山共识》提出,将加大考古发掘(包括水下考古)力度。以崖山海战为题材的高水平文艺创作也应当破题,并加大力度支持科研机构、高校等开展崖山海战历史文化研究。同时,加强崖山海战历史文化宣传,探讨进入当地课堂和教材的可行性,引导全国青少年和侨界学子开展以崖山海战为主要内容的研学旅游和国防教育,充分发挥其历史传统教育和道德精神教育的重要功能。《崖山共识》提到,应借鉴开平碉楼成功申遗的经验,开展可行性研究。同时对当地的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进行普查,为旅游开发提供资源。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