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村长鼓_非物质文化遗产_民间舞蹈
遗产编号 ⅲ-13 所属地区 陕西·铜川·宜君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宜君县 申报日期 2006
西村位于县城东部,距县城约30公里,属黄土残塬区。历史悠久、人文荟粹,享有文化之乡之美誉。村村都有或大或小的锣鼓队,代代相传、长久不衰。
长鼓(又名十八鼓),源于宋仁宗景佑年间,所谓长鼓是其鼓点相对于其它鼓点较长而得名。是当地农民节日期间和庆典活动时的一种表演形式,并与民间祭礼、巫术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它风格独特,集民族性和艺术性为一体,表现了人们辟邪纳福,祈盼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国太民安、风调雨顺的美好祝愿。
配置:长鼓队的配置可大可小,小不得少于六人,多者可达百人,这种扩大的阵容要求大钗、小锣增加要数量相等,并增配相等的胸鼓,以均衡音量。配置的主要器具有:大鼓、大钗、手锣、大锣、小钗等。分组配制是大鼓一面、大钗两副、大锣一面、手锣两个、小钗两副,并配有小鼓八面,小鼓点与手锣相随。
服饰:长鼓的服饰简练,表演者穿紧身服,头扎英雄结,脚登软底黑靴。
表演:长鼓以阵地表演为主。表演主要是胸鼓,表演者涂脂抹粉,扮成小丑角色,作出各种滑稽动作,以调节和调动观众情绪。动作幅度相对较大,基本动作有对打、背靠背、跳跃、交叉、半跪等姿势。
基本鼓点:长鼓鼓点主要有[青茶](社火鼓点)、[单锤]、[双锤]、[七锤]、[凤凰单闪翅]、[凤凰双闪翅]、[摘豆角]、[跛子上炕]、[风搅雪]等。
特点:长鼓鼓声雄厚壮阔,如春雷滚滚,如龙腾虎跃。它粗犷豪放、骠悍威武、气势磅礴、刚劲激烈,突出蛮劲、狠劲、猛劲、虎劲和牛劲。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憨厚、朴实、勤劳、勇敢的精神,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整个击打刚健有力、节奏明快,鼓声浑厚而威武雄壮,大铙声清脆而震撼四方,加上表演者热情奔放,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催人奋进之势。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