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件南京大屠杀珍贵历史文物首次公开展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共同见证:1937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在纪念馆临时展厅昨天正式向公众开放,向参观者讲述那段不可忘却的民族记忆。

 

  展出120余件珍贵文物

 

  江东门纪念馆负责人介绍,从5月8日起至12月13日期间,已陪伴来自世界各地参观者十个年头的《人类的浩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因改陈升级的布展需要暂停对外开放。为继续传递历史真相,呼吁世界和平,《共同见证:1937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即日起对外开放,并将持续至11月底。

 

  此次展览共展出170余幅历史照片、120余件珍贵文物,以及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词和视频资料。展览共设置日军在南京的屠杀暴行、欧美人士救援难民、世界媒体早期报道、铭记历史维护和平四个部分。通过对比形式,呈现南京大屠杀发生前后的南京面貌,客观表现南京大屠杀史实。

 

  记者了解到,这次展览,是以2016年10月赴法展览的《共同见证:1937南京大屠杀》 史实展为展陈基础而设置的,去年10月22日至12月底,该展览在法国冈城和平纪念馆展出,这也是纪念馆首次在法国举办大型展览。

 

  谷寿夫判决书底稿展出

 

  《共同见证:1937南京大屠杀》展中,有不少包括国家一级文物在内的珍贵藏品,有的是首次对公众展示。其中包括东史郎捐赠的日军军旗、美国牧师约翰·马吉记录日军大屠杀罪行的摄像机和胶片、判决南京大屠杀元凶谷寿夫死刑的审判书底稿、揭露日军暴行的西方报刊杂志、1948年南京市长沈怡送给拉贝先生的《共表钦忱》的联名题册等。

 

  寻找幸存者年轻时照片

 

  南京大屠杀中,丹麦友人辛德贝格在栖霞山保护和救助了大量的难民。难民们事后自发捐给他一幅绣有“见义勇为”字样的丝绸条幅。这件珍贵的见证物,在丹麦保存多年,近年由辛德贝格的家属捐赠给江东门纪念馆,此次也有展出。

 

  在展览现场,记者还看到,十几个玻璃框里组成“照片墙”,同时展出十余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证言,另附有他们年轻时的照片。这种“证言墙”呈现方式非常独特,江东门纪念馆馆长张建军介绍,该馆与南京市档案馆合作,翻阅了民国时期的居民户籍卡,找到了幸存者在1940年代的照片。

 

  目前,纪念馆已找到了几百张幸存者年轻时的照片,这一工作还在进行中。

 

  “四大名锦”汇聚南京

 

  金陵晚报讯(记者 于峰)昨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南京市文广新局在江宁织造博物馆举行2017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同时开幕的还有《锦行天下——中国织锦文化展》巡展(南京站)开展仪式,中国四大名锦云锦、宋锦、蜀锦和壮锦齐聚金陵。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有争议的史实:博物馆讲述难言之事”,南京市各文博场馆在此期间共计组织开展69项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活动。昨天,江宁织造博物馆、南京市博物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市民俗博物馆、六朝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都向公众免费开放。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