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件(套)草原文物讲述丝绸之路古老传奇

铜镰和管銎铜斧-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铜镰和管銎铜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人羊高足铜盘,早期铁器时代

 

  5·18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记者昨获悉,我市文博场馆在精心筹备丰盛的文化大餐。扬州博物馆是2017年江苏省“5·18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在5月18日当日,扬州博物馆将同时推出两大展览:“细君归来——新疆伊犁草原文物和民族风情展”和“峥嵘岁月——扬州地区革命文物展”,以及相关的一系列活动。“细君归来——新疆伊犁草原文物和民族风情展”也将带领参观者感受丝绸之路的传奇。

 

  154件(套)新疆伊犁草原文物


  讲述“一带一路”传奇

 

  “细君归来——新疆伊犁草原文物和民族风情展”是继“流耀含英——汉代王室文物展”之后,引进的又一个重量级的展览,将于5月18日在扬州博物馆一楼特展厅正式与公众见面,使广大市民了解不同地域的汉代文化。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江都公主刘细君当年沿着丝绸之路,远嫁乌孙王,成功实施了汉乌联盟,汉朝北方边陲因此得到和平与安宁,也为丝绸之路增添了更多的传奇。因此,此次扬州博物馆引进“细君归来——新疆伊犁草原文物和民族风情展”,也可以看作是江都公主刘细君回扬“省亲”。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之际,举办这样的展览,也格外有意义。

 

  扬州博物馆相关负责人称,乌孙与扬州,一个在边陲天山,一个在长江之滨。二者虽地理距离相对遥远,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两千多年前,江都公主刘细君远嫁乌孙,成为中国历史上见诸文献的第一位和亲公主。乌孙国是西汉时游牧民族在西域建立的国家,今伊犁州曾为其属地。人们常说“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

 

  自汉家公主和亲之后,古代中原与伊犁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代代相传。此次,伊犁州博物馆与扬州博物馆携手推出“细君归来——新疆伊犁草原文物和民族风情展”,通过154件(套)藏品向观众展示汉代扬州的繁盛景象,伊犁河谷的草原情怀、瑰丽珍宝和民族风情。

 

  此次展览展期至7月18日,通过本次展览如黄鹄归乡、天马追风,乘着“一带一路”的春风,奏起绿色草原的新牧歌,谱写民族团结的新篇章。

 

  一件件扬州地区革命文物


  再现血火历史,传承爱国精神

 

  “峥嵘岁月——扬州地区革命文物展”是“2017年馆藏文物巡回(交流)展”项目之一,也将于5·18国际博物馆日当日在扬州博物馆首展,随后,还将在省内其他博物馆巡展。

 

  扬州不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英雄辈出的红色热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陈毅、粟裕、谭震林、叶飞、陈丕显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纵横驰骋、屡建战功。忆往昔,党领导扬州人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积极开展武装斗争,创建和巩固革命根据地,援战支前,建党、建政,迎来新中国的诞生。

 

  明天在扬州博物馆二楼明清书画厅正式与公众见面的“峥嵘岁月——扬州地区革命文物展”,通过一件件带有时代烙印的文物,再现那段历史,将爱国精神传承下去。

 

  文博大餐丰富多彩


  非遗表演、主题论坛、进校园

 

  此外,扬州博物馆还精心准备了一系列活动。

 

  扬州刺绣是扬州传统文化的瑰宝,源于汉,兴于唐,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代。5月18日9:00,在扬州博物馆一楼文博体验中心,扬州博物馆特别邀请了共建单位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师生,现场表演扬州刺绣。

 

  雕版印刷被称为人类“文化之母”,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5月18日9:00-10:00,扬州博物还将在扬大一幼举办雕版印刷进校园系列活动,寓教于乐。

 

  5月18日9:10-9:30,在江苏省2017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场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前,还准备了精彩的文艺节目,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表演管乐合奏《月光下的舞步》,伊犁州博物馆也将带来新疆歌舞表演。5月18日9:30,江苏省“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扬州博物馆二楼中庭举行,扬州博物馆将与扬州特殊学校馆校签约合作。5月18日14:00-17:30,还将举办2017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论坛。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