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公布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结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5月17日,重庆市文物局公布了重庆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结果。结果显示,重庆市国有可移动文物在35个文物类别中均有分布,古籍图书、钱币、标本化石、陶器、瓷器5个类别数量最多。此外,约85%的可移动文物集中在主城区和三峡库区。

 

  据了解,本次普查是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重庆市进行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自2012年10月启动,2016年底结束,历时4年多,涉及10余个行业和领域。

 

  普查结果显示,重庆市有国有收藏单位165家,登录可移动文物1482489件(470234件/套),其中新发现新认定文物155576件,收录文物图片91.5479万张,数据容量2584G.

 

  从区域分布看,渝中、沙坪坝、北碚、万州、巫山、丰都等6个区县文物登录数量超过5万件;云阳、涪陵、江津、合川、长寿、忠县、渝北、巴南、开州、铜梁等10个区县文物登录数量超过1万件。

 

  从文物类别上看,全市国有可移动文物在35个文物类别中均有分布,古籍图书、钱币、标本化石、陶器、瓷器5个类别数量最多,分别占文物总量的44.36%、22.33%、6.51%、4.88%、2.89%.

 

  从文物级别上看,重庆登录珍贵文物总数42172件,占比2.84%.其中一级文物2375件,二级文物5784件,三级文物34013件,一般文物266762件。这些可移动文物主要来源于旧藏、发掘、征集购买、采集和接受捐赠5个方面。其中,旧藏占比超5成。

 

  重庆市文委副主任、市文物局局长幸军介绍,重庆市可移动文物分布相对集中,约85%的文物集中收藏在主城区和三峡库区,而5家市属重点收藏单位的文物占了将近一半。

 

  幸军表示,文物特色鲜明也是重庆市可移动文物呈现的特点之一。如三峡出土文物主要体现本地区考古学文化发展脉络,揭示了三峡地区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抗战文物则是重庆最富价值、最具代表性的资源之一,是重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载体。

 

  下一步,重庆将大力推进文物资源共享,利用普查数字化成果,建立资源共享机制,重点推进“互联网+文物教育、文物文创、文物素材再造、文物动漫游戏、文物旅游”等,建立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共数字博物馆。

 

  此外,重庆尚有1.6万件文物需要修复,占珍贵文物数量的38.5%.幸军称,未来将继续加强可移动文物修复保护工作,达到年均修复文物1000件以上,并力争2020年前为所有的珍贵文物配备柜架囊匣,建设重点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平台和环境调控系统,提高文物保护管理水平。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