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加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 曾2年2次被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集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景区于一身的清东陵,在去年和前年遭遇两次被盗后,河北遵化市痛定思痛,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近一年来已取得重要进展。

 

  过去,清东陵保护区为遵化市托管,责任主体不够清晰明确,一定程度上造成清东陵管理上存在漏洞。遵化市委书记李贵富说,唐山市委认真贯彻中央要求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理顺了管理体制,明确由遵化市直接管理清东陵保护区。遵化市开展了保护区干部队伍作风整顿专项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公开选拔了32名干部充实到文物保护工作岗位,辞退了93名临时工作人员。对所有机关干部定岗、定责,建立工作档案。

 

  安防设施不到位,是清东陵被盗的另一主要原因。去年案发前,清东陵15座陵寝,只有2座配齐了安防设施。目前,这一问题正在得到解决。15座陵寝已经全部安装了临时监控摄像头92组,照明灯117盏。安防工程已完成6座,主体完工3座,其余6座已报省文物局待批。

 

  针对警卫力量配备严重不足的问题,遵化市充实清东陵警卫力量,专职警卫由96人扩充至200人。同时,在清东陵周边村建立26支巡逻小分队,设立举报电话,形成群防群治格局。

 

  除了安防,更要加强文物本体保护。李贵富说,我们对清东陵内所有文物,开展集中摸排登记,建立台账,对发现的问题隐患逐项制定了抢险方案。

 

  此外,作为国家5A级景区,清东陵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目前,遵化已取缔关停清东陵保护区和周边区域的混料加工企业和非法采砂点,将破坏的土地回填到位,恢复土地近900亩,并将这些土地和周边的荒山荒滩,全部栽上了经济林和生态林,累计植树近5000亩。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境内,始建于1661年(顺治十八年),完工于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营建活动持续247年。有15座陵寝,其中皇帝陵5座、皇后陵4座、妃园寝5座、公主园寝1座,埋葬着顺治、康熙、乾隆、孝庄文皇后、慈禧皇太后等帝、后、妃及皇子、公主共计161人,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建筑最精美、布局最得体的清代帝王陵寝建筑群。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