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化热流

      阳春5月,北京迎来了世界级重要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60多个国家的有关部门及国际组织来到北京,中国风采也再一次震撼了整个世界。而自两千多年前,作为“一带一路”的源始,中国的丝绸之路一直承担着传播中国文化,联系中西方文明的伟大使命。一条数千公里长的道路之上,绽放出了众多明珠般璀璨的文明,令人神往。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刚刚落幕,5月16日,“龟兹壁画/葫芦雕刻作品艺术展”在北京93号院博物馆启幕。本次展览以壁画文化为中心,展出葫芦壁画艺术家马江红多年来创作的反映“丝绸之路”石窟壁画故事的作品数十件,以及多件龟兹壁画复制品。让广大群众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丝路文化,了解古西域文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龟兹壁画/葫芦雕刻作品艺术展”上观众细品丝路文化

 

      本次展览由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琉璃厂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中心主办,并得到北京大栅栏琉璃厂商会、北京丝路记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北京大栅栏琉璃厂建设指挥部产业促进处处长刘玉勤女士、北京大栅栏琉璃厂商会秘书长邵玮先生、93号院博物馆馆长傅军先生、北京报恩楼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欧先生、北京丝路记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京军先生等来宾出席了本次展览的开幕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93号院博物馆馆长傅军先生开幕式上发表欢迎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大栅栏琉璃厂商会秘书长邵玮先生讲话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丝路记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京军先生

向来宾们介绍作品溯源

 

      “龟兹国”是中国古代西域大国之一,中国在汉朝的时候,就已经有关于这个国家的详细记载。作为丝绸之路北道上的重镇,龟兹国的宗教、文化、经济等极为发达,拥有比莫高窟历史更加久远的石窟艺术,它被现代石窟艺术家称做"第二个敦煌莫高窟"。作为龟兹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龟兹石窟壁画,千百年来静静记录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而由于年代久远和人为破坏,龟兹壁画残损严重,无数被盗往国外,现存的壁画几乎已无一完整。本次展览上,人们则有机会亲眼目睹龟兹壁画的优美风韵。龟兹梵韵壁画精选新疆本土材料,采用凹凸刻画法,精心复制了龟兹部分石窟壁画,最大限度地完美展现古龟兹壁画的精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品欣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品欣赏


      葫芦壁画雕刻作品以克孜尔壁画和敦煌壁画为创作源泉,选用在自然状态保持千年不变质的油葫芦为创作载体,将壁画中的形象、神态、动作和服饰细致地体现在葫芦造型上,把丰富的人文内涵、悠远的历史神韵与精湛的技艺融为一体,在中国工艺美术领域是一个独特的创新。艺术家马江红拥有“中国葫芦壁画雕刻第一人”之称,其作品凝聚着她对丝路艺术的执着追求,以独特的方式再现了千年的历史壁画文化,饱得多方赞誉,多次荣获大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葫芦壁画雕刻展品欣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葫芦壁画雕刻展品欣赏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30日,为公益性展览,供观众免费参观。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满落幕之际,观众们将反溯时光,踏上远古的丝绸之路,感受神秘而悠远的西域文明,再睹中国丝路文化的风采。

责任编辑:杜茜 (本文为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