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龙_非物质文化遗产_民间舞蹈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ⅲ-1 所属地区 湖北·武汉·汉阳区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汉阳区 申报日期 2007

 

  汉阳高龙,因独特的造型、独特的表演艺术和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名扬全国。然而,这项独特的春节民俗文化活动,在上世纪曾一度中断表演,目前更是因为后继乏人和保护乏力,濒临失传。

 

  “汉阳高龙独树一帜,是中国龙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仅仅依靠民间艺人的坚守是不够的。”

 

  现场 千年高龙舞汉阳

 

  “巍巍昆仑,莽莽乾坤。黄河长江,长江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龙的灵魂。嗨呦呦,嗨呦嗨呦……”

 

  2月8日,春寒料峭。在武汉市汉阳区龙阳湖畔,伴随着威武的汉调锣鼓,一条龙头4.5米的高龙,带着4条小龙,雄纠纠绕场巡视。四周近万人围观,掌声雷动。

 

  这一天是农历正月十一,是汉阳高龙开光面世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四周乡亲都要为这传统的高龙表演激动好一阵子。

 

  但见7名壮汉轮番登场,分别表演叩高龙、扫高龙、举高龙、抖高龙、顶高龙、托高龙等8项绝活。随着高龙的闪、舞、腾、扫,喝彩声此起彼伏。当舞龙手李光明用牙齿和嘴托起高龙时,全场观众几乎看呆了:他双膝跪地,将茶杯粗的竹篙衔在嘴里,用牙齿托起了几十公斤重的高龙龙头!他的身子随着锣鼓声富有韵律地抖动,高龙显得愈发雄姿英发,频频向人群点头示意……

 

  “太精彩了!这么好看的龙,这么原汁原味的表演,要是能一代代流传下去就好了。”永丰乡郑家村76岁的村民郑方林无意发了一声感叹。

 

  据传,汉阳高龙已经舞了1300多年!销声匿迹20多年后,最近几年才重出江湖。目前只有龙阳村的周必学父子二人会扎制高龙,能表演高龙的也不多。这正是老郑心忧之处。

 

  前世 唐朝高龙舞到今

 

  汉阳高龙,不仅造型奇特――有一个高龙头和12节或13节龙身龙尾组成,并且在表演时要燃烛或亮灯,不翻滚,头顶“王”字,每节龙身均披八卦,威严如君临天下。

 

  在汉阳永丰一带舞龙的,多姓李。你要是问一句这高龙是从什么时候舞起来的,当地人几乎都会说:唐朝李世民时期。

 

  “由于汉阳高龙是一个生于民间长于民间的区域性民俗活动,我们迄今还没发现相关的文献记载。”汉阳区文化馆副馆长陶冬严介绍,对于汉阳高龙起源的说法,多来自当地人一代代口耳相传。

 

  “但研究表明,无论从造型还是从龙身的饰物、花纹看,汉阳高龙都与唐时的社会风尚、习俗和图腾崇拜吻合,这些细节可以推断出汉阳高龙起源于唐朝。”陶冬严说。

 

  在龙阳村,几乎每个人都知道高龙的故事:古时,汉阳属云梦泽。唐贞观年间,中原大旱,龙王未依令降雨。玉帝一怒之下,令魏徵在云梦泽斩杀龙王。

 

  此后,为了祈求年年风调雨顺,汉阳一带的人们,便每年在春节时舞高龙以祭祀。

 

  汉阳高龙,就这么一代代地传了下来,直到上世纪50年代末在“除四旧”的汹涌声浪中销声匿迹。

 

  复活 盛世龙腾夺锦标

 

  高龙渐渐在人们的记忆中模糊了。但也有不少人对高龙念念不忘,大家怀念那份精彩,那份热闹。

 

  1984年冬天,龙阳村70多岁的李国才老人扎起一条小高龙,才在全村人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李国才扎的小龙,是给孙子玩的。但这条十分精致的小高龙,令大家眼前一亮:这不是记忆里的高龙吗?

 

  1985年,李国才和村子里的老人们通过回忆,扎出了传统的高龙。龙阳村在时隔20多年之后,又一次在汉阳大地上舞起了高龙。

 

  从此,龙阳村每年都要扎一条高龙,正月十一“开光”舞龙,元宵节舞毕焚烧抢福。

 

  汉阳高龙很快在武汉火起来――气势磅礴的高龙,受到了江城百姓的深深喜爱,“从正月十一到十五,高龙每天从天擦黑就出门拜年,一直能耍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钟,舞龙现场无不围得水泄不通。

 

  1997年9月,高龙被搬上武汉市第五届运动会开幕式的舞台,名声大振;1999年11月,经省、武汉市文联推荐,汉阳高龙赴京参加中华舞龙大赛,一举夺得金奖,同时获得了首届中国民间文艺的最高奖“山花奖”;1999年12月19日,汉阳高龙应邀赴京表演,庆祝澳门回归――当倒计时钟定格在“0分0秒”时,汉阳高龙在天安门广场上尽情飞舞,伴随着中央电视台直播信号飞向全国。

 

  抢救 申报保护遗憾落选

 

  尽管高龙“复活”后这些年越来越风光,但是舞龙者们的心中,还埋藏担忧:一是后继乏人;二是缺乏传承这项独特民俗活动的资金;三是没有专门的机构来研究、整理有关汉阳高龙的历史资料、文化内涵、技术艺术。

 

  “汉阳高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有责任来抢救它、珍惜它、保护它,把它发扬光大。”原永丰乡副乡长杨成保说。

 

  令人振奋的是,去年6月,伴着枝头蝉鸣,一个电话给汉阳高龙、给龙阳村舞龙的汉子们传来了好消息:经湖北省和武汉市文化部门专家组的反复论证和投票遴选,汉阳高龙和汉剧一道,将作为武汉的代表,申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等,以及与这些活动相关的文化空间)。

 

  “高龙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化特色,有着强烈的地域性和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可能会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逐渐消亡,所以申报抢救非常必要。”武汉市文化部门人士如是评价。

 

  为了申报成功,整整一个多月时间,汉阳区文化馆副馆长陶冬严与同事们倾情投入,整理了高龙从制作材料、扎制、表演再到化龙等一整套完整程序的音像资料和8000多字的申报材料。

 

  然而,在去年12月底文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没有出现高龙的名字。对此,陶冬严用两个字来形容自己的心情:遗憾。

 

  “我认为主要是缺乏文献资料。汉阳高龙具有1300多年历史,但有关它的文字记载几乎是空白。这正是此次申报材料最大的软肋,不过它也给我们指明了未来的路――从整理史料入手,加大对汉阳高龙的抢救和挖掘力度,使这条绝世之龙永葆青春。”陶冬严说。

 

  未来 高龙期待永传世

 

  抢救汉阳高龙,是众多汉阳人共同的心愿。

 

  从去年年初开始,汉阳区永丰乡政府拨款20万元,成立了“民俗抢救基金”,用于为汉阳高龙的舞龙绝活寻找传人,建立档案,整理文字影像资料,资助各村竞相开展舞高龙活动等。

 

  同年3月,龙阳村的老艺人们还联合开设了“高龙表演”培训班,面向武汉市招募学徒,目前培训班已经开到了第7期。

 

  “我们也有意识培养村里的年轻人加入队伍,让他们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与高龙打了半辈子交道的汉阳高龙“总领班”李国令欣慰地说,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出现在了队伍中。今年春节,龙阳村17岁的小伙子李田第一次举起了高龙,跟着大家跑起了圆场。

 

  “汉阳高龙独树一帜,是中国龙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仅仅依靠民间艺人的坚守是不够的。”陶冬严说。在去年底召开的汉阳区政协会议上,他递上提案,呼吁各级政府介入汉阳高龙的保护,各级财政加大投入,让高龙雄起的英姿更加昂扬,生生不息,代代流传。

 

  “当然,国家评选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们也会争取让汉阳高龙榜上有名。”陶冬严说。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