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彩灯舞_非物质文化遗产_民间舞蹈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ⅳ-2 所属地区 河南·南阳·南召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南召县 申报日期 2007

 

  “云彩灯舞”是灵丘县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流传在灵丘县大涧村一带。每逢正月十五闹元宵,人们就走上街头,手持云彩灯翩翩起舞,以示欢庆,并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后来,经过众多民间艺人的加工,“云彩灯舞”在音乐、表演形式、服饰,以及彩灯的制作、彩绘等方面不断有所创新,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灯舞形式,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舞蹈起源

 

  对于“云彩灯舞”的起源,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的元宵节夜晚,灵丘县大涧村的乔三、白云昌、白云印等几位老人在乐器的伴奏下唱起了“道情”,因需照明,便点起了纸糊的小方灯。其后为增加亮度,又改为较大的长方形灯,并根据八仙腾云驾雾到人间观灯的民间传说,在灯上绘制了八仙神像,贴上云彩花边。而为了吸引观众,又让另一些人拿着彩灯,随着演唱的“道情”舞动起来,一时灯光闪闪,“彩云”飘飘,故起名为“云彩灯舞”。

 

  舞蹈发展

 

  据悉,在刚开始的几年里,“云彩灯舞”的表演者仅有4个人,每人舞两盏灯,灯上绘有铁拐李、张果老、吕洞宾、蓝采和、韩湘子、何仙姑、曹国舅、汉钟离八位神仙。后来,在演出过程中,人们觉得彩灯太少,显得单调,整个表演气氛不够热烈。于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6盏灯,灯上分别彩绘梨山老母、孙膑、白猿、麻姑等人物图像。此后,又增加了一对代表阴阳昼夜的日、月灯。

 

  表演形式

 

  “云彩灯舞”由男、女青年共同表演,其中,男青年头扎白毛巾,额前系结,身穿豆青色对襟袄、豆青色彩裤,系豆青色彩带,脚穿黑便鞋;女青年身穿红色大襟袄、湖蓝彩裤,系枣红色平绒小围裙,脚穿黑便鞋。表演时,表演者手持云彩灯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地舞动着,并变换队形,彩灯随着节奏上下颤动,闪烁明灭、扑朔迷离,如在白云中游移。此外,由于“云彩灯舞”由道情音乐伴奏,伴唱的歌词为道情剧目选段,演唱内容与舞灯无必然联系,乐曲可随时变换,伴唱者只唱不舞,而舞灯者在表演时只要跟上音乐节奏即可,只舞不唱,所以,在欣赏“云彩灯舞”时,观众既可观灯又可听戏,兼享眼耳之福。这或许也正是“云彩灯舞”为人们所喜爱的原因吧。

 

  发展现状

 

  云彩灯自清朝乾隆十五年(一七五一年)由汝宁府(今河南省汝南县)传入南召后一直流传至今。以其画面优美,含意美好而受到群众的拥戴。一九五五年二月,该舞蹈作为中南地区优秀民间舞蹈,参加了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周总理看后热情地赞语:“朵云、片云、五彩云、云后雨、雨后龙、象征着大自然的丰收。”2000年以来曾被省、市电视台录制展播。为了使云彩灯这一优秀民间舞蹈得到有效传承,县文化局在南阳电视台、南阳市群众艺术馆的大力协助下,对云彩灯进行了挖掘整理,赋予新的时代气息,曾参加了南阳市春节联欢晚会,受到广泛赞誉,在河南省“群星奖”评选中,被评为广场类舞蹈三等奖,市级一等奖,扩大了云彩灯的对外影响,得到有效保护和继承。2008年被公布为南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使云彩灯这一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能够得到保护和传承,南召县人民政府把云彩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十一五”规划,制订了详细的保护规划,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重点扶持云彩灯的发展和传承人的培养,使之更好地为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发挥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