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遗产保护条例本月起实施 往运河倒垃圾最高罚5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往运河随便倒垃圾,这是违法行为,最高可以罚5万元。本月起,《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条例》中对遗产区建设、施工安全、历史要素保护、水工遗存防撞、水环境治理等方方面面都有了具体规定。

 

  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要保护的要素主要有五大类,包括杭州塘、上塘河、中河、龙山河、浙东运河西兴段等大运河河道,拱宸桥、广济桥、凤山水城门遗址、西兴过塘行码头等大运河水工设施遗存,富义仓等大运河附属遗存,桥西历史文化街区等大运河相关遗产,以及其他依法补充列入的遗产要素。

 

  在《保护条例》中特别要强调的是,有九种行为是明文禁止的,如果在大运河的保护区内出现这些行为,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其中包括:

 

  刻划、涂污或者损毁、擅自修缮、拆除不可移动文物;

 

  损毁大运河遗产界桩、标识;

 

  损毁闸、坝、堤岸等水工设施,水文、水质、气象监测等设施,通讯、照明设施,防护、警示设施;

 

  擅自占用、填堵、围圈、覆盖水域或者挖掘河道;

 

  擅自实施爆破、钻探、挖掘作业或者采砂、采石、取土;

 

  向水体或者在坡岸倾倒、堆放垃圾、废料、泥沙、泥浆、工程渣土等废弃物;

 

  向大运河河道排放、倾倒污水,或者在河道内洗刷污染水体的机具、车辆、容器或者其他物品;

 

  在禁止水域内游泳、垂钓、非法捕捞水生动物;

 

  其他破坏大运河遗产及其景观环境的行为。

 

  如果损毁大运河遗产界桩、标识的,由大运河遗产保护机构责令改正,恢复原状,可以处两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旦损毁大运河边的水工设施、监测设施的,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损毁通讯、照明设施,防护、警示设施的,可以处五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

 

  出现擅自占用、填堵、围圈、覆盖水域或者挖掘河道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需要提醒的是,市民向大运河遗产水体或者坡岸倾倒、堆放废弃物的,属于违法行为,如果逾期不改正的,可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