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丝绸主题博物馆开馆 丝绸“织”出《清明上河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提起丝绸,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苏州、杭州,其实南京一直是江南的丝绸织造业中心。江宁织造、苏州织造与杭州织造并称“江南三织造”,但是苏州杭州都有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唯独南京没有。现在,南京终于填补了这一空白。昨天,南京首家丝绸文化主题博物馆——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正式在南京开馆,位于菱角市66号南京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内,对市民免费开放,即日起市民可以前往体验丝绸文化。

 

  再现江南丝绸的前世今生

 

  比起苏杭的民间丝绸,南京一直以官办丝绸制造业闻名,南京云锦更是名扬天下。昨天,记者在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内看到,馆内有展品300多件,主要收藏具有江南丝绸文化特点的丝绸文物、品种纹样、文史资料以及各种珍贵的非遗产品和丝绸制品,并以实物、复制品、模拟场景、多媒体互动、文字展示等丰富手段,再现出江南丝绸文化的前世今生。

 

  记者看到,展品中有很多珍贵藏品。其中最珍贵的是缂丝大师纯手工制成的一幅缂丝制品,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馆长徐凤梅告诉记者,这件藏品珍贵就珍贵在它是完全无法由机器所替代生产的,必须手工一丝丝地用刀缂出来,所以缂丝大师完成它用了十年之久,而且是双面缂丝,正反面看起来完全一样,目前市场价格至少上千万元。“现在能耐心坐下来纯手工制作、传承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的匠人越来越少了,所以国家现在也在推崇工匠精神。”

 

  你见过《清明上河图》,但是你见过“织”出来的清明上河图吗?在丝绸博物馆内,还现场展示了“织”出来的《清明上河图》和《南都繁会图》,很难想象这细腻的人物和景物不是画的,而都是用丝织出来的。徐凤梅告诉记者,这都是用织造的工艺精心复原织造而成,用了八个月的时间。她表示,世界级文化遗产、国家级文化遗产他们都能完成复制出来。

 

  复原团队复原战国丝锦衣

 

  昨天,中国古代装束复原团队携20套中国古代服装来到博物馆现场,包括战国、西汉、魏晋、唐宋时代的复原服饰。记者了解到,该团队已经复原200余套先秦至清代的传统服饰,昨天亮相的参展服饰包括战国丝绵直裾袍、西汉曲裾袍、魏晋襦裙、南北朝袴褶等。比如战国丝绵直裾袍就是根据马山楚墓出土的战国服饰进行的复原,面料采用楚墓出土的绮进行复原,“贵族丝锦衣,绮为面、绢为裹、周身絮以丝锦。”

 

  记者看到,馆内不仅有丝织藏品展示,还有丝绸的文创产品,并且有现场织机演示、缂丝机演示等,可以让参观者进行互动体验。徐凤梅向记者介绍,云锦、苏绣、缂丝、宋锦在博物馆中都能找到,该馆将通过精品常设展、主题临展等,展示丝绸文化之绚丽,丝绸技艺之精湛。同时,馆内还将常年开展系列互动活动,并推出特色丝绸文化创意产品等。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