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钱币“四绝”:新莽钱币
中国古钱币文化已有四、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是反映悠久灿烂的华夏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乱世黄金、盛世收藏,收藏和研究中国古钱币,对于陶冶人的情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收藏研究认为,在存世数量多、内容极丰富的中国历代古钱币中,新莽钱币、徽宗钱币、章宗钱币和咸丰大钱,堪称中国古钱币“四绝”。
一、新莽钱币:
代表品:货布(悬针篆)
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政权,他托古改制,在其当政期间大的币制变动就有四次,铸币六种二十八品,推行主、辅币相结合的“宝货制”,这在世界制币史上是一次破天荒的制度,致使当时币制混乱。
王莽的币制虽然失败,但钱币艺术却达到了历代钱币的一个高峰,并对后世的币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莽钱版别虽多,但极为精美,币材优良,多为青铜质;铸造工艺讲究,制作精细,铸币轮廊钭削。
据考古发现,王莽时,已采用铜模、石范、陶模来浇铸钱币,工艺先进,其布泉、货泉精致程度几乎可与后世的机制钱相媲美;莽钱的钱文基本上以“悬针篆”为主,笔划细挺流畅,布局匀称,文字末尾或尖如悬针、或圆如垂露,笔势舒展,精细劲秀,俊美绝伦。莽钱“国宝金匮直万”,居摄二年(公元7年)铸,上部圆泉状,有顺读篆书“国宝金匮”四字;下方连座,中有篆书“直万”二字,制作精妙,为王莽实行黄金国有政策之产物。因价值太高(古文“直”与“值”意同,“直万”意为此品值万枚五株钱),当时很少在市面流通,存世极罕,堪为国宝,是驰名中外的古币大珍。
1901年西安农民耕地时偶得一品。目前存世仅二品,一品于建国初期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另一品匿迹多年。(荷斋主注:此待商榷)“一刀平五千”,居摄二年铸,是莽钱中的精品,铸工尤精良,造形丰满笃实,形体厚重,其上环如钱,身形如刀,刀身面有篆书“平五千”三字,意为值五株钱五千枚;环面穿上、下用黄金错成篆书“一刀”二字(一般拓片上无法反映),故又名“金错刀”。
错刀字文规整匀称,书意隽永;刀体通长7厘米左右,环径2.6厘米,穿径0.7厘米,重约20 —— 40克。该品传世稀罕,目前交易价格甚高, 价约3500000元。
后来文人雅士为金错刀留下许多赞美之词。东汉张衡《四愁诗》写道:“美人赐我金错刀,何以极之美琼瑶”,杜甫诗曰:“金错囊徒罄,银壶酒易赊”,卓文君在《白头吟》云:“男儿重意气,何用错刀为?”钱昭度曰:“荷挥万朵玉如意,蝉弄一声金错刀”。
莽钱还有泉六品、布十品以及货布、货泉、布泉等品种。“货布”的悬针篆币文最长笔划达32毫米,宽度不超过0.3毫米,是莽泉悬针篆中最精美的,列古钱四大美泉之首;“小泉直一”铸于新莽始建国六年(公元9年),钱径仅1.5厘米,厚度仅0.08厘米,重仅0.55克,制作精细,文字清秀,是中国历代小钱币中的最佳品,体现了莽钱铸造工艺的精湛,币文书法艺术的绝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