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佛学院戒修法师宝陀讲寺佛学讲座 400余人聆听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7年4月22日下午,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研究生导师戒修法师应邀于普陀山宝陀讲寺普门讲堂作题为《简明<四料简>修行力用》佛学专题讲座。普陀山佛教协会副会长、宝陀讲寺监院惟航法师,办公室主任昌智法师,弘法办主任寂戒法师,教务办副主任义住法师等出席,来自全山各寺院(单位)僧众及随喜护法居士400余人参加。

 

  戒修法师介绍道,永明延寿大师,浙江余杭人,自幼笃信佛教,戒杀放生;因挪用军队库银放生,险遭处斩;后在30岁出家,到天台山参业修学,在国清寺主修法华忏,读诵法华经,兼修净土宗;又赴奉化雪窦寺传法,主导修复杭州灵隐寺;所著《宗镜录》和《禅净四料简》广为人知。其中《四料简》以偈颂形式传世,短短八十字,对指导末法众生修行具有重大的意义和效用。

 

  永明大师四料简偈“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深具禅净双修的力用,戒修法师分四方面阐述。第一句料简偈指禅净合力功用,何谓禅?何谓净土?按印祖光大师语,禅者即本具之“真如佛性”,宗门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语不说破,参而自得,实即指无能无所,即寂即照纯真心体。即通过参究悟得生死真相,测得性本具佛性,具大平等无分别对待,本自清净的心体。净土指深切切愿,信愿持名,求生西方,不是单单的指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而言。有禅者能参究力用,念寂情亡,彻见本来面目而明心见性;有净土者即发菩提心,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因此,祖师大德皆言,参禅不碍念佛,念佛不碍参禅,如真歇清了禅师、永明延寿大师等,都说明得禅得彻悟禅宗心法,明心见性,又能持名念佛,发深切宏愿,再深入经藏,自利利他,得大成就。而第二句料简偈“无禅有净土”指依靠他力的殊胜,只要深信净土,定能往生,悟无生法忍,证“三不退转”,悟证同时成就。第三句“有禅无净土”,指唯靠自力,不能感通佛力加持,往往在生死关头临命终时不得往生,被耽搁随业流转。永明大师称在此时会“乱心位”有错落轮回不脱生死之虞,深刻指出不仗他力单凭自力修行的危险性。最后一句料简是指既不参禅,也不修净土,虽然能契理,但针对时下,未必契机,因此选择最关键,而第二句无禅有净土,恐怕成了当下修行人的多数选择。

 

  戒修法师演讲精彩生动,条目清晰,言简意赅,获得圆满成功。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