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寺寺庙音乐_非物质文化遗产_民间音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1―3―13 所属地区 河北·张家口·阳原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张家口阳原县 申报日期 2007

 

  名录简介: 阳原县竹林寺寺庙音乐源远流长,据《阳原县志》载:阳原佛教始于汉代、兴于六朝;而道教则起源更早。但因记载不详,确切时间还待研究,寺庙音乐是与佛道两教同时产生的宗教艺术,明万历年间,阳原境内的佛道儒三教融合相继形成,时任边关总兵的梁尚文(阳原县东城镇人)告老还乡,用其俸银在当地建三教合一的竹林寺,并住持修道,信民间宗教,以道为主,佛次之。经卷、乐本中佛道内容均有,寺庙音乐雏形渐备。

 

  据东城镇水峪口村有“静僧”之称的梁尚文十六代玄孙梁台普介绍,其祖上有的是出家道人,有的是在家信徒,据家谱记录,至梁会家族道教音乐已传承到第十六代,一至五代家谱“文革”中遗失,六代以后还保存有当时的记录。现在的寺庙鼓乐班由第十六代传人梁会掌管。

 

  寺庙音乐的技艺传承,主要为自传自家,少数为拜师学艺,传于他姓,所以在全县有十几个寺庙音乐鼓乐班分支,到民国初年又出现了“三元义”鼓乐班,由于名气大,后把寺庙音乐鼓乐班泛称三元义。

 

  竹林寺寺庙音乐属吹打乐类型,所用乐器有管子、笛子、笙、钗、鼓、云锣、铙、钹、海螺号(俗称海锥)、铛铛等十种,一般有6―8人组成班子,指挥者由班主担任。以吹奏乐器为主,弦伴奏,打击乐掌控节奏与速度,以作烘托气氛、填补乐器停歇空隙之用。

 

  竹林寺寺庙音乐的表演形式有行乐和坐乐两种。行乐是以一定次序沿街行走作行进表演;坐乐是在室内坐凳演奏,表演时身披道袍、头顶道士帽,但表演者一般不是道人。竹林寺寺庙音乐曲调幽思悲壮,加上海锥的鸣咽声,给人以威严肃穆之感。

 

  目前,音乐曲谱残缺不全,老艺人相继去世,年轻人多不愿学习传承,阳原寺庙音乐面临失传的危险。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