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道教音乐_非物质文化遗产_民间音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ⅱ-3所属地区山东·青岛·崂山区

 

  遗产级别省级遗产类别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青岛市崂山区申报日期2006

 

  道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古汉语中,大部分文学形式都带有音乐成分。汉字的数量很多,同音字之间多以韵律来区分,诗、词、曲、赋在创作和朗诵时都依照一定的韵律而定,为的是便于唱诵。包括八股文在内,在诵读时也要有阴阳顿挫的起伏。道教的绝大部分经典和功课,在诵读时都有比较严格的曲牌和韵律。道教文化因为同古代汉文化同出一源,经韵曲牌自然离不开古汉语韵谱体系,加上宗教特有的风格,形成一种高雅、庄严、神秘、悦耳的韵味,从而具有更加迷人的魅力。崂山是中华道教较早的发祥地之一,自宋、元各代以后又成为道教丛林基地而长盛不衰,道教音乐不容置疑,自有其独特之处。从西汉开始,崂山地区的祭祀之风就相当兴盛,当时的咒音与山民号子、民歌韵味相近,如“太乙咒”、“太岁咒”、“太白歌”等都体现出浓厚的东夷方言方音。张廉夫在崂山创建太清宫后,开始了大江南北不同地域道经曲牌的交流,较早地融入“南韵”,使崂山道谱很早就脱离了方言韵味。东汉末年,郑康成在崂山办书院,聚徒授学,首次把宫廷音乐带到崂山,对崂山道教音乐影响很大,有些流传至今,被道士称为“郑祖经曲”。晋代法显和尚去西域取得经从海上回国,在崂山建石佛寺,又把印度及东南亚各国的佛教经韵传到崂山,流传至今的“大赞”、“六句赞”等都吸收了佛教“赞佛偈”类经韵风格。唐代大诗人李白和宫廷梨园教头吴筠来到崂山太清宫,带来了盛唐时期形成的宫廷韵曲,二人共创的《清平调?咏王母蟠桃峰》成为崂山道士沿用至今的“步虚”殿坛经韵曲牌。南宋灭亡时,宫妃 谢丽、谢安 到崂山出家;明朝灭亡后,宫妃 蔺婉如、养艳姬 到崂山出家。这几位精通音律的宫妃对崂山道乐的发展起到较大的影响,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崂山应风乐的发展。宋代著名词人苏轼、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兆页、明末才子蒋青山、清初文学家薄松龄都对崂山道乐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此外,崂山道教音乐吸收了“祭孔”、“祭岳”等较隆重的国典活动中大型器乐协奏和唱诵手段,不断扩大演奏和合唱的规模。两千多年以来,崂山道教音乐广采博取,不断完善,形成风格独特、档次齐备的道乐体系。既有在重大仪式活动中演奏和唱诵的神圣韵谱,如“接大驾”、“三清号”、“玉皇号”、“大洞清”等正统道谱;又有“满江红”、“宾鸿泪”、“天边月”等大型祭祀活动的专用曲牌;还有“秋山行旅”、“鹊华春山”、“晋济三果”、“归去来辞”等清秀古雅的欣赏性乐曲。而那些用于“走坛”的一般道乐已经成为崂山地区应风乐的重要部分,在道场中基本不多运用。

 

  道教音乐是我国民间音乐的组成部分,崂山是中华道教胜地,其道乐有独特之处。崂山道乐经曲,多由上古民歌和民间号子演变而成,具有强烈的东夷文化气息。后来,风行全国的“十方经韵”传入,融入了崂山道乐。金代,全真道北七真来崂山传真布道,特别是邱处机三次来崂山,把崂山道乐和十方道乐进行了广泛交流,逐渐形成了风格独特和档次齐备的道乐体系。嗣后,崂山道乐分为“内山派”和“外山派”,特别是由于外山派道乐使用管弦伴奏,而且又直接参与各种民俗活动,促进了崂山地区民间吹奏乐的蓬勃发展。许多民间老艺人多师承崂山道乐,致使许多道乐名曲在民间传流至今。

 

  旧志载:清初,乐器即有编钟、编磬、编鼓、鼗鼓、?恰⒉?拊、??、琴、瑟、笙、管、篪、筹、埙等凡十数种。乾隆七年(1742年),清政府颁行《昭平》、《宣平》、《秩平》、《叙平》、《懿平》等祭祀性乐、舞章,用于“迎神”、“初献”、“亚献”、“终献”、“彻馔”、“送神”等祭祀礼仪中。全部乐章有颂词192字,并采用民族七声音阶记谱。祭祀时,乐舞生各48名,并有执麾领乐、执节领舞生各1名。

 

  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后,崂山地区始有道士乐队和村镇民间乐队。当时,演奏多以《离恨天》、《赏春》、《山丹花》3支曲牌为主。《离恨天》系崂山外山派道士“应风音乐”的主要曲牌,多用于宗教仪式中,乐曲采用民族七声音阶,羽调与角调两种音阶交替出现,旋律委婉感人,每一乐句均有大甩腔,以应借念经唱和兼练气功的需要。当时,内山派各道观虽不把《离恨天》等列为应风道场音乐节目,但却吸收其精华部分作为古琴演奏的曲牌。

 

  道教音乐的流行与传播推动了崂山地区民间器乐的蓬勃发展。民国年间,演礼、书院、吴贾村(今均属惜福镇)、鼓家台(今属夏庄镇)等香会和民间老艺人多师承崂山道乐,演奏的曲目为明代郭勋的《赏春》、张禄的《山丹花》及传统曲牌《泰山景》、《将军令》、《昭君》、《归去来辞》、《梅花三弄》等,许多曲目流传至今。鼓家台村民间乐队的民乐演奏闻名省、市,1987年该村的民乐合奏《山丹花》获山东省广播电视局优秀奖。

 

  清末至民国时期,崂山地区流行唢呐及笙、管、笛、箫、四弦、古琴等。20年代,风琴、铜号、小提琴等西洋乐器逐渐传入。解放以来,人民的文化生活不断地丰富与提高,现除有各种中、西乐器外,电吉他、电子琴已开始流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崂山县的群众文化活动空前活跃。1985年10月,城阳镇西城汇村成立起崂山县第一支农民管弦队。这支历来被视为西洋文明的乐队现有队员45人,其中弦乐组11人(小提琴10人、大提琴1人)、管乐组19人(小号6支、圆号2支、中音号2支、长号3支、撒克管2支、长笛1支、短笛1支、黑管2支)、打击乐组4人(定音鼓、军鼓、小鼓、大钹各1件),另有雅马哈电子琴1架、手风琴2架。演奏员均为不脱产农民,经业余训练和自学,演奏水平提高很快。1987年乐队演奏的《我爱家乡西城汇》获青岛市政府演出优秀奖。1986年8月,联合国科教文组亚太地区办公室主任亚克江萨博士会同中国18个省市文化教育厅、局长及部分市县领导到该村视察参观,管弦乐队为来宾表演后,受到亚克江萨及全体来访者热情称赞和表扬。

 

  崂山县音乐创作活动始于1952年。1963年,崂山县文化馆配备专职音乐干部1人(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全县有曲作者90人、歌手32人(男12人、女20人)、乐手百余人。1952——1987年,共创作歌曲605首,其中省、市报刊发表52首,中央及省、市电台、电视台采用50首,获省、市创作奖24首。歌曲《绣手巾》获省1957年歌曲创作奖。《如今人人爱唱歌》1960年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用,后由上海灌成唱片。器乐曲11首、舞曲6部、歌剧曲谱8部(内获市创作奖1部)。另外还收集整理了崂山民歌《十二月翻花》、《三月寒食放风筝》等15首,收集民间器乐曲25首,挖掘整理道教经歌《崂山吊挂》、《十方韵吊挂》、《满江红》等。1987年声乐作品有女声演唱《王大妈心中乐开了花》、女声独唱《流歌的小河》、童声合唱《小天使》及器乐曲《我爱家乡西城汇》分别获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政府、青岛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创作奖和演出奖。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