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夏原吉的为官担当
夏原吉画像
明代永乐年间,朝廷出现了一件震惊朝野的新闻:永乐十九年(1421年)秋,明成祖朱棣决定第三次亲征漠北的鞑靼,命令户部尚书(相当于现代财政部长)夏原吉拨款。由于这时国库早已空虚,夏原吉拒绝拨款,并对讨伐一事表示反对,直言“此年师出无功,军马储蓄十丧八九,灾眚迭作,内外俱疲”,力陈国家财政已难以承受。一个下级居然不听指挥,还对朕意说三道四,这还了得?!朱棣勃然大怒,不仅将夏原吉下了大狱,还依照明代惯例进行了抄家。未承想,在财政部当了6年副部长、15年部长的夏原吉,家境竟然如是:除布衣、陶器等日常用品外,别无它物。端的是一个清廉为政的好官!
接下来新闻更具启迪性的:夏元吉被下了大狱之后,明成祖率军出征,后来因粮尽退军,至榆木川病逝,死前幡然悔悟,对左右说:“夏原吉爱我!”意思是,夏原吉反对我举兵征伐,是为我好,为朝廷着想啊!于是,太子朱高炽亲到监狱看望夏原吉,泣诉噩耗,不久大赦出狱,官复原职。夏原吉请求坐上龙墩的仁宗朱高炽多收钞、少发钞,致力和缓当时的通货膨胀压力,并取消了郑和的海上远航,使国家财政、社会经济迅速恢复稳定。
这夏原吉,称得上明朝资深财政官员。洪武十五年,担任户部主事。建文元年(1399)担任户部右侍郎。朱棣即位初,转户部左侍郎,进尚书,永乐四年升任户部尚书。从其履历不难看出,至永乐年间,夏原吉在财政部已是“三朝元老”,沐浴的可谓“皇恩浩荡”。那么,为何他却不顾“下大狱”之虞,硬以拒绝拨款来阻止成祖亲征漠北呢?尽管史书上并没有明说,但通过故事分析不难看出,承载于其身的一个最优秀的为官品质,这就是:担当。
据《明史》记,明成祖朱棣登上大位之后,迁都北京、增置武卫百司、派郑和下西洋,费用以亿万计,全部得力于夏原吉筹措。为了把控财政,他设立了盐务衙门,以盐卡收税、谨防贪官,又将户口、府库、田赋等数字写成小条,放于袖中,以便随时参阅。每当成祖询问,对答如流。因此而言,夏原吉对国家财力的认知具有很强的权威性。这种权威性至于他解释国家的财政状况,是一把“双刃剑”:既可助他以说假话、造假数字为前提,成为顺应皇意、支持征北的根据;也可助他以说实话、报实情为依托,成为忤逆圣意、阻止征北的理由。前者,能让他躲过牢狱之灾;而后者却会让他冒犯龙颜、甚至有掉脑袋的危险。孰重孰轻,何去何从?为个人性命计为家庭和子孙后代计,大凡脑瓜儿稍微活泛一点的人,恐怕大都会成为前者。可是,夏原吉却偏偏另类性地选择了后者。因此,便成了震惊大明朝野的一件大新闻。
当然也正是这个选择,显现出了夏原吉鲜亮的为官担当,依照我们今天的思考,亮点至少有三:
其一,对岗位负责。为官首先要讲忠诚,而忠诚于岗位、忠诚于职责又为至要。这就是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在其位谋其政、担其事、尽其责。这个担事,不是围着个人名利转,而是对岗位负责、对全局负责、对人民负责。负责就得说实话、报真情、顺民意。赞成的话要说,反对的话、刺耳的话、甚至驳面子的话也要说,不弄虚作假粉饰太平,不阳奉阴违迎合上级,不添油加醋邀功请赏,丁是盯卯是卯,旗帜鲜明,这是官位要求,也是负责的要义。绝对忠诚绝无假话的存身之地,容不得“藏猫猫”。夏原吉无疑为一些现代官员如何讲忠诚上了生动一课。
其二,对本分负责。作为下级,当然要讲服从、讲对上负责。但对上负责的本分要求,决不是“鹦鹉学舌”式的一味“照抄照搬”,更不是眼看着领导犯错误、掉进泥淖而不提醒。透视当今一些领导干部腐败落马的现实,固然问题的关键在内因,但外部监督缺失尤其是周围人员明哲保身、没有尽到“扯袖子”提醒之责,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知者尽言,国家之利。”正是从这个角度,夏原吉面对大是大非敢于直言,勇于知无不言,闪烁着真正对上负责的亮光。明成祖临终时那句“夏元吉爱我”,就是一个很好的点赞。
其三,对良心负责。做人要讲良心,做官更要讲良心。按照老子“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思想,做官者讲良心,最重要的是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不要夺取那些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要为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去损害老百姓,也不要干祸害老百姓的事。在这里,个人不贪污、不损公肥私是讲良心;面对损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敢于发声,勇于挺身而出阻止,更是讲良心,并且是更重要讲良心,尤显心底无私、心系国家和人民,尤显为官本义和品格高尚。夏原吉不失为千古榜样!
“打铁还须自身硬。”夏元吉的担当,源于自身过硬。财政部长是个美差,有的是捞钱的机会。但抄家的结果表明,他经受住了金钱的考验,坚守住了为官底线。这种坚守,培养了他的为官底气,实现了做官有力量、有作为,也让其名垂青史、百世流芳。这个“金不换”的荣耀,还证明了一条实理:“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37页。)
夏原吉的为官担当,让自己的人生结尾很完美:不仅得到了明成祖临终嘉言,而以“忠直之士”的荣光,倍受仁宗、宣宗二帝器重,先进少保,兼太子少傅、尚书;后以年高辍部务,专与阁臣参决重大政务,卒赠太师。史称其“为官尤持大体,有古大臣风。”夏元吉的故事,颇值得今人尤其是领导干部一读。
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准确做到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确保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确保党员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发挥表率作用,确保广大党员党性坚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