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湖明代黄册库百万本册籍损毁之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事关国计的黄册制度

 

  黄册,相当于明代的户口簿。明初建立的黄册制度,是明代的赋役之法,也是明代户籍与赋役的基本制度。黄册十年大造一次,包含各户的丁口情况、事产、户类及税则级别等内容,是明代国家为核实户口、征调赋役而编制的户口版籍。它们“关系国计至重,天下钱粮、赋役根本于此”,可谓国家之命脉。

 

  黄册制度是在明初的户帖制度基础上建立的。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诏令天下开始编制黄册。政府把户帖发给各户,每年填报,由地方官核实其丁口、田宅及资产等的变动情况。逐年累计的材料便是十年大造黄册的依据。

 

  黄册以户为单位,登记户籍户等、人丁事产两大部分的事项。其中人丁部分包含计家男妇、男子、成丁、不成丁、妇女、妇女大、妇女小等项,含每人的姓名、年龄;事产部分包含田地山塘(总计)、田、地、山、塘、房屋、车船、头匹(耕畜)等项。各地黄册共攒造一式四份,“一上户部,其三则布政司、府、县各存一焉”。

 

  明开国后还编造了登记田亩的鱼鳞图册。黄册与鱼鳞图册相互配合、补充,“(黄册)以人户为母,以田为子,凡定徭役、征赋税用之”,“(鱼鳞图册)以田为本,以人户为子,凡分号数、稽四至,则用之”。两者构成了明代赋役制度的基石。

 

  关于黄册一名的来源,多数研究者认为,源于朝廷规定自洪武二十年(1387年)起,上交户部的黄册一律以黄纸做封面。这一说法似乎不够全面,因为早在洪武十一年(1378年)的朝廷文告中就有“黄册”一说。“黄”含有与户籍和人口相关的含义,

 

  明人张萱说,黄册“谓之曰黄,亦自男女之始生登籍而名之耳”,也有一定的道理。

 

  天造地设的建库之地

 

  明朝黄册库选址于玄武湖中的洲上,是由玄武湖独特的地形条件决定的。黄册作为国家之根本和命脉,收储保管时首先要绝对保证其安全。那时的玄武湖水面浩渺,湖中的几个洲与世隔绝,“周遭四十里,中突数洲,断岸千尺”,安全防卫较有保障,实乃天造地设的建库之地。

 

  虽然自然地形得天独厚,但朝廷对后湖的安全防卫一点也没有放松。当时的玄武湖被划为禁地,“人不得窥伺矣”,更不许随便进入。沿湖军民“不许偷引水利”,湖边土地不许耕种,湖内鱼蟹、菱茨薪草不许采取。若有违反,究问如律。真可谓“湖曰禁湖,地曰禁地,例必曰禁例,而船必曰禁船。”明朝一位叫朱璠的户部官员写道:“王者从来重所天,六朝无计置民编。后湖藏册高千古,永保皇图亿万年。”表达了对黄册受到很好保护的自豪。

 

  玄武湖在严密的防守隔离下,人们“游趾不得一错其间,但有延颈送目而已”,曾有诗人感慨:“瀛洲咫尺与去齐,岛屿凌空望欲迷。为贮版图人罕到,只余楼阁夕阳低”。在明朝很长的时间里,玄武湖几乎从南京市民的生活中消失了。

 

  命运多舛的国家秘籍

 

  虽然防守森严,管理严格,但黄册库中的册籍并没有得到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完善保护,虫蛀、潮湿、造假等都对其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如正德十五年(1520年)时发现,正德七年(1512年)编造的江西布政使黄册已大半被蛀坏,其中,“有一县全蛀者,有一县十蛀八九者。纸张如粉,灰末成堆,都图丁产,字字不全,难以辨认。但经一揭,纷纷而碎”。库房的境况也很糟糕,嘉靖时,多数库房都已超过使用年限。万历时更是“梁柱朽烂,砖瓦倾圮。阴雨淋漓,册籍难收”。

 

  黄册库册籍真正遭遇厄运还是在明清易代中。南明小朝廷在抵抗清军的进攻时,竟将珍贵的册籍搬运出来,有的充当城墙、隘口的填充物,有的用作制作士兵铠甲和火药引信的材料。经此一劫,一百多万本黄册只残存下数十万本。

 

  入清后,剩余的黄册又遭受了彻底的劫难。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刚入南京时,顺治曾谕示南京各衙门,对地理户口版籍等要用心收藏,不许损毁。但政权稳固后,为了抹去前朝的痕迹,立即痛下狠手,对所剩不多的黄册或变卖处理,或挪作军事物资。

 

  顺治十三年(1656年),工部变卖黄册555530斤,得银16665两。同年十一月,江南提督关学忠卖黄册80000斤。顺治十四年(1657年)三月,发靖南王耿继茂造甲用黄册728500斤。顺治十五年(1658年)二月,总漕蔡士英奏请动用黄册430000斤,用于制造军械、火药等,得银12914两7钱。

 

  顺治十四年(1657年),桐城诗人方文曾在南京街头目睹了清政府将黄册当作废纸变卖。这年春天,他逛至南京热闹的三山街时,看见路边如芦柴似的堆积着许多方形大书册,旁边有人在高声吆喝着叫卖:“官价每斤钱七十,多买少买随人耳。”好奇的他不由得上前打听了一下,得知这些册藉竟然是明代的黄册。曾经的国家秘籍,如今竟沦落至此,他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不禁写作了一首长篇叙事诗《负版行》中,抒发了对江山易色、文化遭劫的无限感慨。

 

  经历明末战乱和朝代更迭,在短短的几十年里,百万本黄册便几乎被损毁得干干净净,如今就连一本也难以见到了。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