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文化带招募文保义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市慈善义工联合会继续面向全社会招募文保义工。昨天,2017年度文物安全保护志愿服务行动正式启动,今年本市在已开展的3840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志愿活动基础上,将志愿服务扩大到长城、西山、运河三个文化带保护当中。

 

  全市被文物保护志愿者认领的文物景点已达1540处、上报有效信息已达6756条、参与文物巡查志愿服务人次达5.5万、总服务时长15万小时。市慈善义工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陈志斌介绍,目前亟待招募更多志愿者加入,共同保护首都文物。今年将重点鼓励市民积极参与长城、西山、运河三个文化带保护活动。文保义工的招募不限年龄、行业。昨天的启动仪式上,来自北京多所中小学校的师生积极参与。市慈善义工联合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面向更多的学生群体招募志愿者,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文物保护意识。学生可在家长、老师等监护人的陪同下,学习文保知识,参与文保活动。

 

  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长城、西山、运河三个文化带保护中,有志参与文保的志愿者可就近认领。该负责人解释道,志愿者可基于家庭住址或单位等具体位置,认领距离自己较近的文化带区域。比如有市民住在怀柔,就可以认领慕田峪长城的部分区段保护工作;如果住在通州,也可以认领运河某段区域的保护工作。

 

  本市文保义工划分为12大类,包括日常督察义工队、应急救援义工队、日常防护队、团队文保义工队等。每类义工队职责都有明确划分,比如日常防护义工队,就是组建一支日常定期赴文物景点进行巡视的队伍,在发现人为因素对文物造成破坏现象时,及时劝阻、制止,避免、减轻对文物的损伤。而团队文保义工队,则可由团体认领附近的文物景点进行巡查工作,也可以组建各类团队,如“驴友队”,在户外活动中开展相关工作。

 

  此外,还有“1+N”“N+1”文保义工队。“1+N”就是对于一些面积较大的文物景点,如故宫、十三陵等,需要一个景点加派多个文保义工进行巡查;“N+1”则正好相反,对于一些面积较小或者比较集中的景点,例如前门大栅栏、什刹海地区等聚集着众多名人故居的文物景点,为节省人员成本,可由一名义工负责多个景点的巡查。

 

  各类文保活动正式启动后,义工将全面开展巡查,每天要通过短信或者微信平台将巡查情况向领导小组办公室实时反馈。文保义工相关负责人表示,文保义工的职责主要集中在“保”“报”两类。“保”旨在原址保护,保证文物景点本体的原来形制和结构不变,防止私搭乱建等现象的发生。对发现的破坏情况将第一时间告知相关部门。“报”指文保义工发现破坏、损毁文物的情况要及时上报,并第一时间上前制止。发现文物单位及周边有施工建设工程及挖掘取土作业,及时反馈信息,必要时拍照记录。如果发现疑似文物,如早期建筑、野外发现的石碑之类的,义工还要向当地文物管理部门申请文物鉴定。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