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海外馆藏中国文物

翁万戈、程华宝夫妇-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翁万戈、程华宝夫妇

 

  《海外馆藏中国文物精萃》结集了翁同龢第五代传人、著名收藏家翁万戈先生及其夫人程华宝,早年游历世界各大博物馆时拍摄的馆藏中国文物448件(组)作品,涉及书画、青铜器、陶瓷器、玉器、金银器、佛造像等九大门类。各类别均配有专家导论,每件(组)文物作品有学者撰写的解读文章,在对作品进行详细描述的同时,还对文物作品的流转过程给予梳理,使读者从中管窥国宝命运之沉浮。

 

  2012年底,时任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寇勤先生,访问翁万戈在美国的住所莱溪居时,意外发现翁先生书房里有万余张珍贵的底片,为翁先生和夫人程华宝所拍,都是重要的中国文物。“我顿时激动不已,多年来就心存一个愿望,如能精选出版一套海外馆藏的中国文物艺术品,这既是难得的历史文献资料集成,也是全面了解和鉴赏海外馆藏中国文物的特别指引。”寇勤先生说,“翁先生也赞同了我的这个提议,但他当时手头工作繁忙,相约五年后共同实施这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出版工作。”

 

  直到2015年初,寇勤先生和翁万戈先生再次相聚莱溪居。翁先生把已经精选出的1000余幅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摄影作品,郑重交给寇勤先生,并授权编辑出版事宜。嘉德艺术中心旗下图书出版品牌嘉德文库在接到编辑任务后,迅速组织十余位专家学者对所摄文物进行分析研究,在经过大半年的紧张编撰后,这部三卷本《海外馆藏中国文物精萃》得以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

 

  该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为书画、敦煌遗画、壁画;中卷为青铜器、陶瓷器;下卷为玉器、金银器、佛造像、墓葬雕刻。全书共涵盖九大门类,收入448件(组)作品,涉及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集美博物馆等29家世界著名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其中,书画部分精选67件作品,年代跨度上至东晋,下至清初,以人物、山水画为主,兼有少量花鸟作品。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的传为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现藏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传为杨子华的《北齐校书图》和传为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传为张萱的《捣练图》均是珍罕之作。藏于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的、传为周昉的《调琴啜茗图》,此前出版不多,对于中国绘画发展史研究却有重要价值。此外,米芾的《云山图》、宋徽宗的《五色鹦鹉图》、梁楷的《李白行吟图》以及仇英的《浔阳送别图》、吴彬的《山水》、王原祁的《辋川别业图》都是画家本人的重要作品。

 

  收录在书里的65幅敦煌遗画,即出自敦煌藏经洞中的绢画、纸画,它们大都收藏于大英博物馆和法国集美博物馆。敦煌遗画用色细腻,精美华贵,是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中国中古时期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遗存;收入书中的44件青铜器照片,可谓件件精彩,它们多是我国青铜器发展巅峰时期的重器,有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和生活用器;陶瓷器部分收入多件重要作品,比如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明宣德御窑青花云龙纹大罐,高48.3厘米,属于目前所见宣德青花罐中尺寸最大者,堪称宣德御窑青花瓷器中殊为少见的珍品。再如,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的商代雷纹白陶罍,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堪称难得一见的商代刻纹白陶精品。此外,收入书中的玉器、金银器、佛造像等品类均有珍罕之作,尤其是金银器,在器物种类、造型、纹样上有不少属于孤品,更是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料。

 

  书中的各篇章均以专家导论始,继而图文并茂地展开解读每件艺术品。尤其在对每件文物的解读上,文章不仅对作品的名称、年代、作者、尺寸、现藏单位有详尽介绍,其中一些文字还详解了艺术品的流转过程,可使读者从中窥见国宝在不同时期的别样境遇。书中对每件文物都标明了目前的藏地,故该书还成为读者海外参观中国文物的行为指南。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