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民国碉堡被渣土掩埋 不是文保缺少保护
“淳化有座民国碉堡,周围在施工,已经被渣土掩埋了!”昨天南京市文保志愿者给扬子晚报打来热线,希望这座碉堡能在遭破坏前得到有效保护。1937年南京保卫战,江宁淳化是重要的外围阵地。志愿者希望,今年正值抗战全面爆发80周年,南京现存的民国碉堡、炮台等各类抗战遗迹等得到系统地保护。
射口雨檐被打掉,
碉堡上有明显的战火烙印
此次被掩埋的民国碉堡位于江宁区淳化小学对面的山坡上。今年1月底,在南京文物摄影师黄宝荣的指点下,抗战史学者、江苏省行政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丁进和抗战史学者唐恺共同发现了淳化小学附近的这座碉堡。丁进同时也是南京市文保志愿者,他告诉扬子晚报记者,4月初,跟着南京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总队第二分队进行文物巡查时,注意到碉堡附近有开工动土、土方堆积的情况。“而本周五我再去查看时,看到黄褐色的土壤将其掩埋过半了。”
记者注意到,这是一个多射孔轻机枪工事,其形制特征与已在2014年6月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的位于淳化社区的碉堡类似。总体为长方体,经过丁进测量,其高约2米,东北方向并列三个20×18厘米的射击孔,因为遭受日军炮火猛烈轰击,防雨檐全都不存在了,战斗痕迹非常明显。而在其西南方向有一个出入口,高约84厘米,宽约50厘米,门侧有一个圆形透气孔。碉堡有多处竹节钢筋裸露,钢筋直径为0.8厘米。
铁血淳化,
曾一连四日挡住日寇北犯
“初步判断淳化小学碉堡属于南京保卫战中中国军队第五十一师第三0一团的防区。”丁进介绍,淳化保卫战是“南京保卫战”外围阵地的一次重要战斗。当时驻守这里的中国军队是陆军第七十四军第五十一师,师长是王耀武。进犯淳化的日本军队则是日军第九师团,师团长吉住良辅。
1937年12月4日下午四时,日军500多人,配备火炮4门,向防守淳化的中国军队进攻。12月5日下午,日军第九师团第十八旅团旅团长井出宣时,指挥步兵第三十六联队2000多人,与中国军队激战。12月7日,由湖熟向北进犯的日军500多人,从咸墅、李墅攻击宋墅、下王墅阵地,并向方山迂回,与中国军队第五十一师第三0二团接触战斗。从12月5日以来的三天激战,日本侵略者向淳化阵地全力发起攻击十多次,但是都被中国军队击溃。日军伤亡500多人,中国军队伤亡900多人。
12月8日,淳化战斗空前残酷。日军在凌晨六时、下午二时以及傍晚时分,先后发起三次进攻。在这一天的战斗中,中国军队第五十一师第三0一团代团长纪鸿儒重伤,连长伤亡9人,排长以下伤亡1400多人。12月8日晚,第五十一师奉唐生智的命令,放弃淳化、方山阵地转移。
民国碉堡怎么保护?
不在“文保”之列的碉堡,缺少系统保护
扬子晚报记者随即将丁进反映的情况转给江宁区淳化街道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对方表示,立即将情况上报给文物部门,尽快排出险情。这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前就知道淳化小学对面有一座民国碉堡,“但它不在第三次文物普查确认的不可移动文物之列”。
记者了解到,根据文物法,但凡列入保护名录的各级文保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政府部门会依据属地化管理定期巡查,但未能进入文保名录的遗址遗迹,就缺少系统保护了。“走访时根据当地老人介绍,淳化小学一带原来有七八个碉堡,现在也仅仅剩下这一座碉堡了。”丁进说。
举个例子,淳化地区列入不可移动文物的抗战碉堡共有4处,但丁进等文物保护志愿者近年来还先后发现了淳化梅龙湖畔碉堡、南京晓庄学院方山校区碉堡和淳化小学附近碉堡,他们呼吁主管部门重视这些“准文物”的保护。
建议围绕碉堡设计一处城市景观
丁进建议,尽快将淳化小学附近碉堡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而淳化小学附近碉堡周围已经显示出将要开发的迹象,可以围绕这座碉堡设计一处城市景观,“既能显示出历史沧桑之感,又能起到警醒、警示的作用。”
根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全国已成国防工事报告表》:至1937年8月,南京四周合计共完成国防工事533座,这个数字是当时全国之最。根据丁进的调查,经过残酷的南京保卫战以及近年来城市的开发,能够保存下来的抗战碉堡越来越少:现存的南京保卫战遗址不超过110处,其中紫金山南京保卫战遗址有62处。“其他地区合计不过三四十处,而且还在不断减少。如明代外郭城墙沿线原来有数十座碉堡,现在仅仅留存6座;淳化咸墅原来有5座碉堡,现在仅仅剩下一座。”而记者注意到,在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中,缺失明确的数量信息,大多以“碉堡群”等表述。
“这些抗战碉堡作为保留抗战记忆、传递抗战精神的重要遗迹,其历史价值日渐凸显,应引起广大市民和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最重要是对南京现存抗战遗迹进行系统的梳理或普查,对面临安全风险的尽快着手保护。”丁进说。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