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东源新丰江水库移民纪念馆建设进入专家评审阶段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3日,河源东源召开《新丰江水库移民纪念馆主题陈列大纲》(下称《大纲》)专家评审会。市委常委、秘书长、东源县委书记何广延要求,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进一步明确主题和丰富内容,力争明年上半年完成陈列设计和展厅装修,为新丰江水库建设60周年(2018年7月)纪念献礼。市移民局党组书记张辉,市移民局局长刘超宏,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缪运传,副县长陈海青等参加了评审会。

 

  此次评审组由广州南越宫署博物馆原副馆长陈伟汉、中国客家博物馆原馆长谢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黄道钦、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刘春喜、市博物馆馆长杜衍礼、市博物馆原馆长黄东、县博物馆馆长黄伯苟共7位专家组成。

 

  评审会上,东源县移民局介绍了新丰江水库移民纪念馆建设情况,编写单位就《大纲》作了说明,7位专家一一发表了评审意见,评审组长宣读了专家组评审意见。

 

  何广延表示,准备将近3年的新丰江水库移民纪念馆,终于到了最后的评审冲刺阶段,为此感到高兴、激动。我们之所以要建设新丰江移民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新丰江水库移民这段光荣历史,通过重现历史来教育后人,也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对纪念馆主题陈列,何广延提出:

 

  1.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要把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作为核心和出发点,编写单位和有关部门不能感情用事,不能夹杂个人的好恶,要清清楚楚、实事求是地陈列展现新丰江水库和10万移民是怎么形成的、新丰江大坝是怎样建造的,等等;

 

  2.要明确主题,丰富内容。要反映出中央、省对建设新丰江水库的正确决策部署,反映出上级对新丰江水库移民的扶持力度,展现出当初建设新丰江水库对解决水患、电力等问题的贡献,展现出如今新丰江水库对解决东江流域4000万人饮水的光荣使命,更要展现出新丰江水库为广东省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的生态支撑和水源保障;

 

  3.要把“水”作为主题灵魂。从建设新丰江水库时移民离乡背井的泪水,到新丰江水库建设者的汗水,到解决水患、建好水利水电,再到解决东江沿线4000万人的饮水问题,“水”贯穿了主题,承载了一段完整的历史,要凸显这一主题,突出亮点,同时把“挥别故土,成就大业”作为落脚点,彰显本土人文精神和为全省生态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

 

  4.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陈列大纲。史料选取要尽可能充实完善,在文字表述上仔细琢磨、反复推敲,能够客观展现新丰江水库从建立到发展的过程,同时,要征求老领导、老移民等人群的建议和意见,帮助查找不足。

 

  据了解,新丰江水库移民馆位于东源县文化科技中心二楼,占地1800平方米,主体工程建设目前已完工,进入装修阶段,力争2018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